“徐青巍油画作品展”山东美术馆开展:油画小品展示宋画意境
新黄河  昨天 14:53

新黄河记者:邢媛  

7月1日,“徐青巍油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三楼C1展厅正式启幕,展出艺术家近年创作的约30幅写实鸟类题材小幅油画。本次展览由山东美术馆、山东画院、青岛画院、青岛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将持续至7月26日。7月4日,该展览举行媒体导览,画家徐青巍从几个角度介绍了展览全貌。

徐青巍(左一)

徐青巍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早期以超写实静物画《六柿图》等作品崭露头角,2010年代转向海洋题材时,其《休渔期》系列以沉积的鱼竿与硅胶鱼饵构建“失去生命的海洋寓言”。本次展览聚焦鸟类题材,他通过《四季歌》等作品,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24种鸟类为生命符号,将农耕文明的时间观与油画的空间塑造力深度融合。

“此次展览的作品虽然尺幅不大,但每一幅都倾注了我对自然、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是近些年我的鸟类主题创作的一次汇报”,徐青巍介绍。“我的创作以超写实技法为基础,但并不仅仅追求‘像’,而是希望通过‘等比例再现’的方式,将鸟类的羽毛、喙部等细节精准呈现,让观众能感受到这些微小生命的真实质感。在背景处理上,我弱化了传统油画的透视空间,采用更平面化的手法,让前景的鸟类像浮雕一样凸显出来——这种‘二维空间中的三维叙事’,既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计白当黑’的美学,又通过油画的厚重质感,赋予画面新的视觉体验”。

徐青巍正在导览

在技法层面,徐青巍创造性地融合中西绘画传统,他表示:“在技法上,我深受宋代工笔花鸟的影响,长期观察野外鸟类,同时运用油画的罩染技法,让画面呈现出类似绢本的温润感。这种中西结合的尝试,是我这些年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记者注意到,这次展览还特别设置了放大镜,希望大家能近距离观察羽毛的肌理、喙部的纹路等细节。比如《春分图》中翅羽的虹彩光泽,或者《观天图》爪部的鳞片质感——希望通过这些微观视角,让观众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精妙。

展览现场

在当今这个虚拟技术盛行的时代,我们似乎离自然越来越远。而徐青巍的作品,或许能提醒大家:自然的魅力从未消失,它朴素却绚烂,值得我们去细细体味。正如展厅入口处的前言所写:“随着中国社会在整体上由农耕走向工业化,走向信息化,人们可以生活在完全人工的、虚拟的世界了,已经感受不到自然的节奏。青巍用这些作品提醒人们,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我们并没有穷尽它的奥秘。与其沉湎在虚拟的世界之中,不如走进真实的自然怀抱。自然尽管朴素,但是当我们深入朴素之中,就会发现另一种绚烂,一种宁静而不炫目的绚烂。”

 

● 徐青巍艺术简历

徐青巍

男,汉族,1975年生,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青岛美协主席团委员、油画艺委会主任,青岛画院专职画家。

 

编辑:邢媛  摄影:邢媛  剪辑:邢媛  摄像:邢媛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