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奶茶在手,与亲朋好友们一起逛街、聚会、看电影,已经成为当今不少年轻人休闲娱乐的必备流程。
于是,不少品牌纷纷打着“健康”的旗号,推出了多种新型代糖、无糖产品。这样的奶茶真的健康吗?为什么奶茶会让一些人上瘾?怎样喝奶茶才是健康的?来看看专家的解答。
1
奶茶为什么会让一些人上瘾?
奶茶里一般含有较多的糖分,糖分会刺激大脑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会使人感到愉悦。另外,奶茶中含有的咖啡因具有提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疲劳感。糖分和咖啡因带来的愉悦感和兴奋感,可能会使一些人上瘾,尤其是在压力大或情绪低落时会更想喝奶茶。
研究发现,奶茶成瘾现象在女性中更为明显,可能有多种因素导致这种现象。
多项研究显示,从口味偏好来看,女性可能更倾向于用甜食去缓解压力情绪,而男性则可能更倾向于食用咸味或辛辣食物,并且奶茶消费常常与特定的社交场景绑定,比如和小姐妹们逛街时人手一杯奶茶,一起拍照发朋友圈等等,因此女性往往是奶茶的主要消费者。
2
长期喝奶茶还有这些风险
奶茶最大的潜在风险在于含有大量的糖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而饮用一杯300ml含糖量达25%的奶茶就相当于摄入75g的糖了。
长期摄入会导致口味变重,同时加速皮肤衰老、增加肥胖以及患糖尿病的风险。
摄入多余的葡萄糖就更容易与蛋白质、氨基酸或脂质反应,产生糖基化终产物(AGEs),而AGEs能糖化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加速皮肤的衰老;并且部分奶茶中使用的并不是鲜奶,而是一种叫植脂末的物质,也是我们俗称的“奶精”,它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入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奶茶中添加的茶汤可能是茶叶、茶包冲泡而成,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摄入过多易导致失眠、心慌等不适;长期摄入大量添加剂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增加代谢负担。
其次,奶茶里的咖啡因含量可能比咖啡还高,喝多了有可能导致失眠。
一杯奶茶里到底有多少咖啡因?上海市消协曾对奶茶进行过一次抽查,发现27家奶茶店51个奶茶品种中,都含有大量咖啡因。
所有样品中,每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平均为270毫克,其中最高的为480毫克,相当于4杯咖啡或8罐红牛。
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也曾对市售10个品牌的珍珠奶茶进行了检测,结果所有奶茶均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毫克/千克。
大家最关心的是,奶茶中的咖啡因是否安全?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结果,成人每天最多喝1524克液体奶茶,并且不摄入其他含咖啡因的食品是安全的。这一结论是基于健康成年人的咖啡因安全摄入量为400毫克/天计算得出的。
除了奶茶,生活中很多食品、饮料内也含有咖啡因,比如可乐、茶、咖啡、某些能量饮料、巧克力等,如果食用了这些,就要少喝奶茶。
特别提醒,青少年、孕妇对咖啡因更敏感,一般不鼓励摄入咖啡因。还有人对咖啡因比较敏感,喝了之后会出现失眠、手足颤抖、心慌等症状,最好也不喝。
3
“零糖”“代糖”是否更加健康?
根据GB28050-2011的标准,糖含量≤0.5g/100ml,称为无糖;糖含量≤5g/100ml,称为低糖;无蔗糖是指不额外添加蔗糖,如白糖、红糖等。“零糖”不等于无糖,可能添加了代糖。而代糖又被称为甜味剂,是可以为食物增加甜味的一类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代糖相比于普通白砂糖热量低,几乎没有热量,但是长期食用代糖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代糖可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比如当人体摄入代糖,大脑会误认为身体摄入了糖分,进而分泌胰岛素,长此以往,人体分泌胰岛素的信号便会日渐迟钝,患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随之增高。
4
如何健康喝奶茶呢?
在购买奶茶的时候注意配料,尽量避免添加植脂末制作的饮品,警惕果葡糖浆、炼乳等高糖配料。点饮料时尽量选择少糖、不额外添加糖。此外,奶茶要现做现喝,从制作到饮用不超过2个小时,不要把奶茶等现制饮料存放在冰箱内隔夜饮用。若饮料口感、外观等有异常时,应立刻停止饮用。
对于追求健康但又喜欢奶茶口感的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制奶茶,这样能够控制糖分和添加剂的摄入。想摄入甜食时,也可以选择摄入新鲜的水果代替奶茶、碳酸饮料等富含精制单、双糖的饮品。
在饮用后,建议通过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运动来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超重肥胖风险。
(来源:新华网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