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7旬男子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这支团队紧急“拆弹”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孙镇镇  

近日,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救治一名危重的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患者,展现了团队在脑血管疾病救治方面,特别是开颅动脉瘤夹闭技术上的扎实能力。

患者为75岁男性,因“被家人发现意识不清3小时”紧急送至济南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头部CT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形成,病情极其危重。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姜宗飞接到急诊后,迅速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立即完善的头颈部CTA(CT血管成像)检查证实了他的判断:患者存在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及右侧后交通动脉瘤。鉴于血肿对脑组织造成严重压迫,随时危及生命,脑血管团队详细讨论后,果断建议急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脑内血肿清除术,以期同时解决动脉瘤再出血风险和清除血肿减压,挽救患者生命。

手术由姜宗飞主刀。术中,他凭借扎实的颅底解剖知识和娴熟的显微外科精细操作技术,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侧裂,细心清除了大量脑内血肿。首先显露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瘤,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出瘤颈,确保安全后,应用一枚动脉瘤弯夹完全夹闭了该动脉瘤。紧接着,进一步向深部分离探查,显露了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由于此动脉瘤体积较大(最大径12mm),无法完全暴露全貌,增加了手术难度。姜宗飞凭借经验和耐心,小心翼翼充分分离瘤颈周围结构,最终成功应用一枚直夹将该动脉瘤完全夹闭,解除了两个潜在的致命威胁。目前,该患者已清醒,正在积极恢复中。

据了解,动脉瘤号称颅内“不定时炸弹”,第一次破裂死亡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在48小时内死亡;第二次破裂后死亡率达到70%;第三次破裂后死亡率几乎为100%。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难度和风险比普通动脉瘤明显增加。这不是普通的手术战场,而是神经外科医生与“颅内不定时炸弹”的生死较量。

本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团队综合实力的体现:1.精准诊断与决策:快速识别动脉瘤破裂,并通过CTA明确复杂病变(多发动脉瘤),在危急情况下做出最优手术方案决策(开颅夹闭+血肿清除)。2.精湛的开颅手术技术:成功处理了深部、大型且显露困难的动脉瘤,手术操作精准、安全,展现了团队深厚的显微神经外科功底。3.“两栖”团队优势: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团队在成熟开展介入栓塞治疗(微创)各类复杂脑动脉瘤的基础上,近年来稳步推进并提升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能力。对于合并大量脑内血肿、解剖结构特殊或介入治疗风险高的复杂病例,团队同样具备强大的开颅手术能力进行有效救治。团队已成长为能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病变特点、病情急缓、合并症等),灵活选择并熟练运用“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两种核心技术的“两栖”团队,旨在为每一位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最适宜、最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今后,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团队将持续精进技术,提升复杂危重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救治水平,更好地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通讯员:常永亮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