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高变矮可能是骨质疏松!专家教你护骨方法 |“医”点就透
新黄河  9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苏珊  

在我们的身体里,骨骼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厦,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障我们自由活动。然而,有一种疾病却悄然威胁着这座大厦的安全,它就是骨质疏松。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任鹏介绍,预防骨质疏松,要避开这些误区。​

骨质疏松偏爱哪些人​,看有没有你

任鹏介绍,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有明显特征。从年龄和性别上看,绝经后5到10年的女性以及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0%;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0%,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为何骨质疏松偏爱女性和老年人?这是因为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量流失速度加快。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营养吸收能力下降,骨代谢调节异常,钙代谢也出现问题,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大增。​

任鹏说,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还有一些人群也容易被骨质疏松盯上。比如身材瘦小、营养不良的人,长期吸烟、过量饮酒、过量喝咖啡和碳酸饮料的人,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的人。此外,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影响营养吸收、患有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都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骨质疏松还有一定遗传性。

老了为啥变矮了?可能是骨质疏松​

任鹏表示,骨质疏松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显现。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到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也会加重。

很多老人年老后发现身高变矮了,这很大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任鹏说,身高缩短、脊柱变形也是骨质疏松重要症状。严重骨质疏松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出现身高变矮或脊柱驼背畸形等。如果身高与年轻时相比缩短大于4厘米或较上一年缩短2厘米,应高度警惕骨质疏松。而且轻微外力作用即可造成脆性骨折,如用力咳嗽、大笑都可能导致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肋骨、髋部、踝部等。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高。​

这些骨质疏松预防误区,千万避开

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任鹏指出,不少人认为喝骨头汤能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虽然骨头里含有钙,但在熬制骨头汤时,钙很难溶解到汤里,即使长时间炖煮,汤中的钙含量依然很低,而且骨头汤中含有大量脂肪,喝多了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还有人觉得只要多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实际上,单纯补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D,补再多钙也难以吸收。并且过量补钙还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增加肾结石风险等。

另外,有些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需要预防骨质疏松,年轻人骨骼健康不需要关注。然而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非在老年阶段突然出现。年轻时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缺乏运动、过度节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等,都会为日后患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预防骨质疏松,可在医生监测下打雌激素​

那么,究竟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任鹏建议,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坚果等,同时适量摄入蛋白质,以促进骨基质合成。加强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和肌肉力量训练,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避免影响钙吸收和增加骨量流失。还要多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

对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目前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方法和药物研究。比如对于绝经后女性,在严格评估适应证和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量流失,但使用雌激素有严格的禁忌证和风险,必须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此外还有一些新型药物,如地舒单抗等,通过抑制骨吸收来防治骨质疏松,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编辑:俞丹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