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南山样本”!市中区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书院联盟第六期活动
新黄河  3天前 00:00

新黄河记者:冯子莹  

4月30日,市中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书院联盟第六期活动在济南第六十八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南山栖梦远春与青溪长”为主题,通过校园传统文化特色展示、课程汇报和教育对话,全面展现学校以乡土为核心特色办学成果,为书院联盟校的深度融合与内涵发展提供鲜活的“南山样本”。

济南第六十八中学传统文化课程以南山书院为载体,以“回归生活体用贯通”为特色,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注重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创设情境化的课程空间,在中华吟诵、乡土研学和诗礼传承中不断探索,以融入时代生活,奠基青春成长为方向,成就了“八景”系列等特色品牌。活动中,学校盛建东老师以《春与青溪长——济南第六十八中学南山书院传统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与思考》为题进行书院工作汇报。他紧扣乡土文化的资源开发与创新这一主线,从“吟诵明心场景习礼”“回归生活触达身心”“乡土研学融入时代”等三个维度展开,立足于学生实际,努力研习生发,讲述学校以文化人,育人育心的生动故事,体现出教育者尊崇传统,勇于创新的实践品格。

课程建设论坛《从南山向未来》以传统文化与多学科融合探讨为形式进行。论坛集聚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创造性地以二十四节气的“四立”为发端,结合特色课程开发,呼应学生的成长需求,以独特的文化视角,阐发内涵,以小见大,呈现一个多样态的鲜活景观。各学科既相对独立,又串珠成链,充分展示出学校在学科与传统文化融合上的工作特色,以及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更大可能。

在课程展示环节,《南山八景吟》《玉符泉源》《童谣里的乡土情》《南山非遗会》等让与会人员眼前一亮。据悉,以乡土文化为重要资源,济南第六十八中学让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落地转化,鼓励学生以社团的方式,在老师的帮助下,自选角度,自创脚本,自排自演,充分发挥出学生在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出新时代学习者的文化自信和青春风采。

活动中,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华以《乡土文化视野下传统文化的课程化推进与思考》为题做精彩报告。他以宏阔的教育视野,思辨的哲学思维以及智性的自由言说,向与会者阐发他对于乡土文化课程的理解,浸润着一位文化行者几十年来的冷静观察与教育情怀。

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明亮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学会生活,认同并接受一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基于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一定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提炼其文化内核,并创新性的改造落地。他强调,在学前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课程,一定要在生活化上下功夫,做文章,课程化地推动,有内涵地创新,铸魂立基,立德树人,培养中国文化的有根人。明主任的讲话廓清大势,明确方向,给与会同志以巨大鼓舞和信心。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外场的校园文化展点,书法、剪纸、衍纸、绘扇、武术等项目,古意充沛,趣味盎然,展示出六十八中学子自觉继承传统,并乐于参与实践的成长之美。

市中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固本强基,稳步推进,特色鲜明,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创新性地将书院这种形式做大、做强,构建起“发展共同体”,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整合、重构、激发,充分挖掘书院的育人内涵,张扬个性之美,构建起生活情境,塑造既禀赋中国气质,又融入时代生活的青年一代。

编辑:刘雨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