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辆汽车就有1辆搭载 盐城有个“世界滑轨工厂”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陈元昊  

9月20日,新黄河记者跟随“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全国知名媒体&大湾区企业家”活动走进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在车间内机械臂以0.1毫米的精度抓取座椅滑轨组件,AGV无人搬运车按算法规划的最优路径穿梭配送物料。这家位于江苏盐城的工厂,正以每分钟52根的速度产出全球顶尖的汽车座椅滑轨——全球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搭载其生产的滑轨,30%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滑轨之都”。

毫米级精度背后的技术突围战

在新能源汽车对静谧性要求飙升的当下,看似结构简单的滑轨实则是“技术深水区”。“传统检测靠人耳听音,8小时检测员的听力阈值就会偏移。”佛吉亚的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工厂引入生成式AI优化冲压模具参数,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光学检测系统,将滑轨异响误判率从10%压降至3%,滑动噪声控制在42分贝以下。

这套被称为“4S标准”的制造体系(安全、平稳、安静、丝滑),背后是十余项独家专利的支撑。通过神经网络算法优化20多个生产参数,产线换型时间从33分钟压缩至15分钟;智能化改造使工厂自动化率达80%,生产效率提升23%,不良品率降至百万分之零点二,相当于每生产100万根滑轨仅有0.2根不合格。

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协同”的产业跃迁

国产化率99%,意味着螺丝、轴承等所有配件都能在盐城经开区5公里范围内配齐。佛吉亚公司的底气源于盐城汽车产业链的深度整合。自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成立以来,佛吉亚、延锋、萨玛瑞等519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形成“半小时配套圈”,从座椅骨架到电池组件,从模具生产到物流服务,构建起全链条产业生态。

这种协同效应直接转化为竞争力:2024年1-8月,佛吉亚实现开票销售12.73亿元,亩均税收超200万元,正冲刺苏北首家“灯塔工厂”认证。据麦肯锡初步评审数据,其客户投诉率已降低94%,设备综合效率提升23%。“我们与施耐德合作打造的10个数字化场景,连冲压废料回收都实现了AI预测。”佛吉亚工作人员透露,灯塔工厂项目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链式思维”驱动的城市产业变革

在盐城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招商作战图上,上海与德国、日本三个驻外阵地正同步推进“精准滴灌”式招商。2024年园区观摩项目占全区50%,佛吉亚二期、凌云新能源等总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相继落地,上半年零部件企业开票销售34.1亿元,同比增长22%。从上游的稀土永磁材料到下游的车联网服务,已形成“整车制造-核心部件-服务配套”的闭环。这种布局让盐城在长三角汽车产业带中异军突起——曾经依靠盐运贸易的黄海小城,如今正以519家汽车产业链企业的集群优势,向“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高地”发起冲刺。

当一批批搭载盐城滑轨的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这座城市的蜕变恰如精密运转的滑轨系统:以技术创新为“轨道”,以生态协同为“滚轮”,在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赛道上,正滑出一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轨迹。

摄影:陈元昊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