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时玉田
张家洼中学深耕劳动教育,将校内这片标准化耕地打造成劳动教育主阵地。地块不仅配备基础灌溉设施,还划分出蔬香园、稔禾园、本草园、馥果园四大功能区,配备各种耕种工具,为实践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学校组建起专业师资团队,7名具备生物、园艺背景的教师牵头课程开发,还定期邀请农业技术员入校指导,为劳动教育落地保驾护航。
教务处主任吴海霞老师介绍,学校已构建起多学科联动的课程体系,如地理课围绕“土壤与作物生长”展开,学生在田间实操中掌握病虫害防治知识等。课时安排上,每周三下午劳动实践课雷打不动,每月1次的劳动主题班会总结经验,每学期还会设计1至2个融合案例,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融入学科”。
“班级责任田”是学生们最爱的实践项目。从翻耕播种到采收,每个班级负责一块耕地,学生们在双导师(校内教师+校外专家)指导下完成全流程劳动。
不仅如此,学校还以微农场为核心,打造“农耕文化长廊”“本草科普小径”等景观,学生用植物茎叶等制作挂件,既美化校园,又深化劳动体验。秋收时节,学校举办的“劳动成果博览会”更是重头戏,学生们通过实物展览、农产品介绍展示收获,让每个参与者都能获得认可。
如今,学校开始着手编写《“阡陌小耕堂”——耕读实践手册》,通过公众号“校园耕读日记”专栏分享实践故事,张家洼中学的“阡陌小耕堂”致力于打造成区域劳动教育样板,与周边学校组建劳动教育联盟共享资源。校长潘云虹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科创”“劳动+文化”融合,让劳动教育结出更多育人硕果。
通讯员:王宝宝 亓越 编辑:陈彤彤 美编:王琳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