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游舒乔
当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洒满校园,济南市槐荫区润元实验学校(山东师范大学槐荫实验学校)内,一场融合了劳动实践与生命美学的独特丰收节正热烈上演。这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饱满的果实,更在亲身体验中,收获了远比果实更为珍贵的成长。
劳模亲临,言传身教诠释劳动真谛
全国劳动模范陈德国来到学校,为这场秋日盛宴注入了榜样的力量与温度。他走进孩子中间,与学生们一同推动古朴的石磨,在劳动的细微处分享自己的故事与感悟。他的话语和身影,如同一本行走的教科书,让孩子们在近距离的接触中,深刻理解了劳动的尊严与价值。
沉浸体验,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成长乐章
活动当天,校园化身为一个广阔的沉浸式学习空间。铿锵的锣鼓敲响丰收的序曲,五彩的旱船在操场上划出欢快的波浪,孩子们在亲身体验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悄然播下热爱传统的种子。
从石磨豆浆到手掰玉米,从“欢乐毛毛虫”团队竞技到协力搬运秋日蔬果,一系列真实的农耕体验,让孩子们在汗水中锤炼了坚持与协作的品格。而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六大年级联袂打造的“美食工坊”:一年级的爆米花在轻响中绽放,二年级的巧手让花生焕新,三年级的红薯散发泥土甜香,四年级的寿司卷起秋日丰饶,五年级的饺子包裹团圆温情,六年级的糖葫芦串起童年光影。这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美育最生动的课堂,让孩子们在创造中遇见美好。
余韵悠长,劳动教育的果实走进家庭
这场别开生面的丰收节,成功构建了一个“可触摸、可品尝、可感受”的成长课堂,让劳动教育从书本理念走向鲜活的生活,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广阔的自然。
活动虽已落幕,其温暖的余韵却在持续扩散。家长们的朋友圈里,满溢着感动与认可:“看见孩子眼里的光,我们知道这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份来自秋日的丰厚收获,早已越过校园的围墙,融入了每个家庭的日常对话,继续滋养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编辑:韩璐莹 校对:刘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