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包出“传承味”!一起来体验信轩小学别开生面的立冬劳动课
新黄河  4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范开云  

元宝饺、月牙饺、小笼包饺……立冬临近,济南市历城区信轩小学三(5)中队的孩子们用一场“饺子创意大赛”,让传统的节气“活”了起来。这堂以“迎立冬,包饺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明白:原来,最深奥的文化,就藏在最温暖的烟火气里。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活动伊始,辅导员崔猛老师用一堂生动的“立冬小课堂”为孩子们揭开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她从古代皇帝“迎冬”的礼仪,讲到民间祭祖、饮宴的习俗,并通过“交子之时”的由来讲清了立冬吃饺子的民俗渊源,引发了队员们的浓厚兴趣。

知识讲解刚结束,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进入实践环节。在志愿者家长和奶奶们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协作,和面、擀皮、包馅,做得有模有样。一双双小手虽然动作略显生涩,却充满了创作的热情。不一会儿,传统的月牙饺、象征富贵的元宝饺,甚至创意十足的“小笼包”状饺子便摆满了餐盘。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当一盘盘亲手包的饺子出锅时,教室里香气四溢。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写满了成就与满足。“这是我包的元宝饺!”“我吃了十个!”分享之声此起彼伏。语文老师也适时加入,吟诵起与冬相关的诗句,为这场温暖的立冬宴平添了几分诗意。

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一餐饭。在后续的延伸活动中,孩子们还通过诵读立冬诗词、书写节气句子、绘制冬日图画等方式,多角度表达了对节气文化的理解。清澈的诵读声、工整的笔墨、斑斓的色彩,成为他们感知自然与传承文化的独特方式。

“我们希望孩子不仅在课堂中学文化,更在生活里见传承。”崔猛表示。在这个寒意初临的立冬日,传统文化的种子已随着饺子的香气,悄然渗入孩子们的心田。

编辑:韩璐莹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