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出售旗下医院55%股权,新华医疗聚焦主业再“瘦身”|大鱼财经
新黄河  2025年02月04日

新黄河记者:苏冉  

业绩承压之下,新华医疗选择继续清空“购物车”。日前,新华医疗挂牌转让旗下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底价约1.13亿元。这是该企业在确定“调结构 强主业 提效益 防风险”的新运营思路后,近年来连续出售旗下控股医院的又一案例,同时也打响了2025年民营医疗机构转让出售的第一枪。

近两年,不少药企在主动试水社会办医后,因与企业核心发展业务不符及运营成本高企,纷纷选择主动出售股权达到“瘦身”发展、回归主业目的。而在集中优势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主业板块后,新华医疗业绩也出现转暖。

连续多年清空“购物车”

新华医疗业绩转暖

近日,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一则消息,新华医疗挂牌转让旗下控股的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转让底价约1.1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被转让的新华昌国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主要从事对医药、医疗服务业的投资,对所投资的淄博昌国医院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提供房屋、设备租赁业务。旗下全资控股的淄博昌国医院系一家以癫痫诊断、癫痫治疗、癫痫中药制剂为特色专科的二甲癫痫病民营医院。

挂牌信息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新华昌国资产总额 1.43 亿,负债 1497.88 万,营收 439.47 万,净利 69.56 万。该公司资产评估结果中的资产总额、净资产的评估价值均高于其账面价值。其中,新华昌国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05亿元,高出了其账面价值7000余万元。

这不是新华医疗近年来转让的第一家控股医院。

在2013年鼓励社会办医的背景下,新华医疗曾于2012年到2015年期间,陆续收购昌国医院、平阴县中医医院、南阳骨科医院等多家医院,以推动企业医疗服务板块的扩张。但资产的扩充并未给新华医疗带来业绩的持续增长,伴随着2016年药机设备行业承压,新华医疗大举并购的“后遗症”也逐渐显现。从2018年起,新华医疗为瘦身发展,开始了断断续续挂牌转让旗下医院股权。

2020年4月,新华医疗旗下南阳市骨科高新区医院有限公司80%股权挂牌转让。新华医疗表示抛售该医院的原因是为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其称该医院目前尚处于建设中,医院建设完成并形成稳定收入和盈利前,仍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人员和管理成本。

2022年6月5日,新华医疗发公告称,拟挂牌转让其下属子公司持有的唐山弘新医院部分股权。同年8月20日,新华医疗再一次发布公告,拟将上海辰韦仲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12.85%的股权转让。该管理公司控股包括济南中德骨科医院、长春中德骨科医院、西安仲德骨科医院以及长春骨伤医院。

连续挂牌出售背后,透露出的是新华医疗“调结构 强主业 提效益 防风险”的新运营思路。

在连续清空“购物车”后,业绩方面确如预期出现了稳步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新华医疗营收为74.23亿元,同比增长1.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6.69%。

对于业绩转暖,董事长王玉全曾公开表示,公司营收增速不高主要受营收内部结构调整影响和外部环境影响。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公司聚焦主业,集中优势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等板块的制造类产品,公司收入结构显著优化,制造类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不断提高。

药企掀起社会办医热

承压之后纷纷选择回归主业

新华医疗是近些年社会办医热的一个缩影。

2013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2013〕54号),旨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该政策提出放宽举办主体要求、放宽服务领域要求、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支持开展信息化建设等多项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医疗行业掀起了一股药企办医院的热潮。

回看社会办医近几年的发展,2016年、2017年、2018年是社会办医的高峰期,2019年热度开始回落。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以来,政府加大支持社会办医力度、推进“放管服”简化准入审批服务、支持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协同合作、优化运营管理服务、完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继续为社会办医提供了持续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促进了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乘此东风,药企们纷纷开启社会办医。2022年,安徽华源医药集团并购太和皖北医院;同年,健民药业以1520.44万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了浙江华方医护有限公司100%股权。然而,由于医院管理、运营成本高企以及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近些年来医疗机构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

社会办医的不断发展使各类资本纷纷涌入,也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药企而言,制药是主业,医疗是副业,当药厂的主业资金宽裕时才会选择投资医院,但现在医药企业自身承压,出售医院可谓顺理成章。

仍然以新华医疗为例,西南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新华医疗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及子公司下属单位合计达到81家,总资产由2010年的14.9亿元快速攀升至2015年底的98.2亿元。

新华医疗营收也随之快速膨胀,2010年至2015年,新华医疗营收规模从约13亿元增长至超过75亿元,净利润从6035万元增长至2.81亿元。

业绩承压之后的2017年,新华医疗放弃持续5年的扩张战略,提出“整合、升级、提效”。从此,新华医疗开始陆续出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诸多资产,回笼资金、聚焦主业。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2年8月,新华医疗出售了15家公司、医院的股权。

当前,连续“瘦身”的新华医疗已经度过困难期。业绩转暖之下,聚焦主业,提升效益,新华医疗依旧任重道远。

校对:李莉  编辑:杜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