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博
说起魅族手机,Z世代或许比较陌生,但对于一些80后、90后来说就很熟悉了。2009年,魅族M8系列手机的发布,宣告着国内首台智能手机诞生。同时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反响,该机型仅2个月就突破10万部的销量,一时风光无两。
此后,魅族不断推出新品,由于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及国内领先的系统优化,迅速收割了一波铁粉。据坊间传言,发迹的前八年时间,魅族是当时国产机中唯一一个能与苹果手机抗衡的存在。
可惜世事弄人。2016年,魅族因与高通专利纠纷,外加管理层决策失误,专注精美产品以致在与同行“机海战术”竞争中落入下风,自此便一蹶不振,直至2022年被吉利控股收购。但吉利侧重点不在手机,导致魅族这两年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5月13日,魅族推出500元价位手机(叠加国补后),低价手机同时搭载新版操作系统,对低端机市场冲击不小。下半年,魅族新一代旗舰机也将发布,市场期待值拉满,曾经的“机皇”要回归了?
魅族新机上市,创品牌手机发售价新低
5月13日下午,魅族新机Note16系列手机发布,全系主打“国民严选手机新标准”,其中魅族Note16国补到手价594.15元起,魅族Note16Pro国补到手价1274.15元起。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开售一小时销量较上一代同期增长超5倍,但未公布具体数据。
单就价格而言,这已是近年来品牌性能手机发售价的“地花板”。虽然近年来主打性价比、低价的手机品牌不在少数,可能将价格下探至600元区间的寥寥无几。值得一提的是,魅族还提出保价“618”和“双十一”,对此市场似乎很买账,有用户评论道,“500多块钱的手机,还要什么自行车,它‘炸’了我都说香。”
产品配置方面,Note16系列主打“大电池、信号好、高刷屏、抗摔机身、防尘防水”等卖点,其中魅族Note16Pro成为行业首款TÜV南德三防品质认证手机。此外,Note16Pro还被冠以“京东外卖骑手推荐用机”的标签,突出户外功能、长待机、信号强、防摔等功能,与特殊使用场景进行捆绑,试图打造差异化卖点。
不仅如此,这款低价系列手机还搭载了全新的FlymeAIOS2系统。业内人士告诉大鱼财经记者,“低端机出厂就搭载跨版本、大更新的手机系统,这在国内手机行业还是首次。”
虽然价格非常“香”,但对于一些对手机性能、参数要求高的用户来说,这款低价手机可能存在着短板。据介绍,处理器方面,标准版采用的是紫光展锐T820.其表现如何还有待验证,Pro版本采用的是第三代骁龙7s处理器,同样选择略显保守。
不过,考虑到价格因素,魅族此举显然更侧重“基础够用+价格打底”的策略布局,几乎打穿了智能机的价格下限,依然十分有吸引力。
“Others”反击之战?
魅族的高光时刻在2015至2017年期间。2015年,魅族的手机出货量与华为旗鼓相当,成为当时手机市场的重要品牌之一;2016年,出货量增至2000万台,市场份额将近达到5%;2017年,其销售突破200亿元。
不过从2018年开始,魅族手机出货量出现断崖式下滑,最少时年出货几十万台,出货量最多时也仅有百万级别。别说是与当年的对手苹果、小米比了,这一出货量甚至要低于后起之秀荣耀等品牌,以及OV米的子品牌。
2024年全年份额排名显示,前七位分别是:vivo17.38%(含iQOO4.68%)、华为16.00%、小米15.89%、苹果15.10%、荣耀14.77%、OPPO13.70%(含一加1.60%)、realme1.22%,排在第十位的是魅族所在的“Others”(其他),占有4.05%。要知道,vivo子品牌IQOO去年都有4.68%的占有率,同时,受电池爆炸风波影响且基本上已放弃中国市场的三星,都有0.77%的占有率,未被归入其他类别。魅族手机的困境可见一斑。
魅族手机“掉队”既与高层决策失误有关,也离不开行业竞争的影响。不得不提的是,灵魂人物的离开,慢慢消磨了外界对这家手机厂商的信心。魅族发迹的背后,除了“追求极致”的创始人黄章外,“三剑客”白永祥、李楠、杨颜功不可没,他们被认为是赋予了魅族手机“灵魂”的人物。但随着“三剑客”出走,黄章退休、珠海国资委资金进入,魅族一直没能实现产品力的延续,因此不可避免地从追求“小而美”的品牌变成真正的小众品牌。
有手机用户如此假设:如果没有在系统方面的沉淀,或许吉利不会在2022年选择收购魅族去做车机;如果没有吉利,或许魅族这个品牌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魅族用户眼中,这不是危言耸听,是魅族过去几年的真实情况。
事实上,被吉利并购后,魅族手机业务并未有明显起色。外界传言,魅族的骨干要么被调去做FlymeAuto车机,要么被手机厂商挖走,记者联系魅族方面求证无果。不过产品线一定程度上有所印证。魅族最近一款旗舰手机得追溯到2023年11月,之后出的三款新机均为面向中低端市场的机型,型号分别为21Note、lucky08、Note16。
一名手机圈博主告诉大鱼财经记者,最近三款机型命名混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部管理情况。不过此次高调宣布3000万销量的Note系列品牌回归,或许是魅族手机想回归手机市场的一个强烈信号。他表示,魅族手机系统一直是其优势,此次发布会同样介绍了系统在AI方面的强化,“系统优势加上低价策略,魅族这次或许真能成为搅局者。如果加上今年旗舰机强的话,相信魅族能吸引更多的群体使用,而不只是靠老‘魅友’的情怀撑着。”
不一样的生态布局路径
当天的发布会上,魅族方面还表示将加强在生态系统方面的布局。与竞争对手普遍选择“手机系统+智能家居”路线不同,魅族依靠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生态赋能之路。
“手机系统+智能家居”最典型的品牌代表是华为与小米,其中华为较为特殊,它所打造的系统是完全自研、独立的系统。而大多数手机厂商跟进的是小米的路径,即依托现有手机操作系统,亲自下场打造自己品牌的手表、平板、电视等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生态系统。
从现状来看,魅族走了一条与大多数手机厂商相悖的路。即只专注于做好Flyme系统的优化,将Flyme做成一个能连接、适配多种终端的操作系统。
事实上,背靠吉利这棵大树,魅族确实不需要像手机行业竞争对手一样去卷终端。最新数据表明,光吉利、领克、银河等品牌23款产品装载FlymeAuto智能座舱系统,就让Flyme拥有了超百万的车机用户,稳居“华小魅”三大智能座舱阵营首位。
全屋智能方面,魅族选择“两条腿”走路。5月13日发布会上,魅族宣布与美的达成合作,首批接入美的美居近一亿台设备,通过魅族手机就方便操控美的智能家居产品。除此以外,记者注意到魅族也有自己的智能家居品牌Lipro,该品牌的理念是“品质感和设计感”。简言之,Lipro第一要务是做好的家居品牌,其次才考虑智能化与兼容性。不过截至目前,在市场上尚未产生规模影响力。
魅族或许真不是那个魅族了。2024年,魅族提出将不再做传统手机,彼时还引发行业内外巨大关注。后来事实证明,魅族不是不做手机,而是重新定义了手机,之后魅族新推出的手机都叫“AI终端”,另一款被称为“AI终端”的产品是AR智能眼镜,之前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曾戴着该款眼镜发言,“我的讲稿放在眼镜里”。
魅族透露,新一代旗舰机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除了被诟病已久的影像能力有大的提升外,硬件方面也会“堆满”。外界解读,无论手机还是眼镜,都是魅族锚定的一把“钥匙”。不管互联网、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有“钥匙”,有操作系统,魅族就可以无界互联。只不过以手机发迹的魅族,如果一直做不好手机,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为情怀买单?
见习编辑:樊雨晴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