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博
7月3日,万科A(000002.SZ)发布公告,披露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铁”)新一轮“输血”计划:提供不超62.49亿元借款、展期8.9亿元存量贷款,同时要求万科以万物云股权为15.51亿元借款提供质押担保。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深铁年内第6次注资,今年累计注资已超210亿元。若按月份看,从2月10日首笔28亿元“应急款”到此次注资,平均每个月都有资金注入。
Wind数据显示,万科境内债务共有358.01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境内债务金额约273.73亿元,而7月份正是万科未来12个月的兑付高峰,共有62.63亿元债务需要偿还。按债务额计算,来自深铁的资金占据了总债务的近七成,支持力度真不小。目前,深铁持有万科27.18%的股权。
另根据财报内容,万科2024年财报净负债率达78.6%,今年一季度末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即便如此仍高于行业水平。业绩方面,一季度万科实现营收379.9亿元,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贡献营业收入228.0亿元,经营服务业务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12.1%。
报告期内,租赁住宅业务(含非并表项目,即泊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6%;商业开发与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37亿元;物流仓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3.3%。
如此看来,在新业务培育上,万科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现雏形,尤其是数字化加持下的物流仓储业务充满想象空间,或许正因如此才促成了深铁与万科物流领域合作的达成。记者注意到,7月2日深铁与万科、通力携手,计划设立通力电梯大湾区智慧物流中心。具体而言,万科出技术、深铁出地方。市场认为,此举创新性地将地铁车辆段闲置空间改造为智能仓储的模式值得期待,预计落地后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3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深铁、万科自4月落地长租公寓合作以后,再度达成的又一合作项目。
另一方面,万科也在积极通过资产处置等途径寻求盘活品牌。例如转让深圳红树湾项目、抛售A股库存股等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万科的债务化解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国资支持+市场化自救”的典型样本,万科的转型实践或将为行业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但分析亦指出,“输血”不是目的,如何让万科实现“活血”才是关键。如此背景下,万科在数字化管理方面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数字化将如何赋能房企或者社区管理,这是当下转型房产品牌都应考虑的课题之一。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