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20世纪90年代初,36岁的郑有全在河南许昌市创办了发制品总厂,短短13年后,便带着“假发第一股”的光环登陆上交所,郑有全本人也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上市超二十年后,这家“出口明星”却出现在了监管名单上。近日,一纸《立案告知书》将瑞贝卡推向风口浪尖。公司及控股股东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信披问题频现,半年内多次被“点名”
7月25日,瑞贝卡(600439.SH)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同时,公司接到控股股东瑞贝卡控股的通知,瑞贝卡控股于同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控股股东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本公司控股股东立案。
7月28日,瑞贝卡股价应声跌停,市值一天蒸发4.18亿元,29日继续下探至3.26元/股。“监管风暴+业绩爆雷”的双重夹击,让这家老牌出口龙头光环尽失。7月29日-30日,股价继续下跌,近5个交易日内,股价已跌13.93%,市值蒸发5.77亿元。
这已是半年内公司第三次因信披问题被监管“点名”。4月和6月,河南证监局接连下发警示函,直指其2021—2024年连续四年隐匿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内幕信息登记混乱等五大违规事项。
河南证监局在《关于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郑文青、朱建锐、胡丽平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中列举了该公司存在五项违规:未按规定在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和年报、2023年半年报和年报、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以及因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产生的资金占用事项;公司与关联方之间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及时披露;公司2023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彼时,瑞贝卡表示,将积极按照河南证监局的要求进行整改,提升公司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质量,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并在5月底披露具体整改措施,“现行问题已整改完毕,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规范运作,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增收不增利,业绩下滑明显
仅10天后,又出现新的信披违规问题。6月初,瑞贝卡再次收到河南监管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在其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18亿元。因公司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违反了相关规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董事会秘书胡丽平、财务总监朱建锐对上述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郑文青、胡丽平、朱建锐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瑞贝卡的产品主要销往北美、非洲、欧洲以及亚洲等地区,具备研、产、供、销的全球化产业链布局。公司在境外设立12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其中8家销售型公司(非洲5家,美国、英国、巴西各1家)和4家生产型公司(尼日利亚、加纳、柬埔寨、莫桑比克各1家)。国内设立8家控股子公司(河南3家,上海2家,北京、辽宁、广东各1家)。公司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河南以及尼日利亚、加纳、柬埔寨和莫桑比克等国家,国内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工艺复杂、制作难度较高的中高档假发产品。
瑞贝卡此次被立案,表面看是“信披旧疾”,深层却与其近年业绩剧烈波动相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9亿元,同比微增1.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由2023年的盈利1230.23万元骤降至亏损1.18亿元,上市21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其中,第四季度单季亏损高达1.28亿元,几乎吞噬了前三季度全部利润。
公司把亏损主因归结为“跨境电商投入加大”。2024年,营销费用同比增长62%,导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8亿元。随着公司投入的增加,公司跨境电商新渠道运营能力不断提升,营销及推广费用占比有望逐步下降,将改善公司的盈利状况。
年末存货32亿元,占流动资产超七成
过去一年,瑞贝卡加强独立站等跨境电商新渠道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销费用较上年度暴增62%至2.26亿元,占营收比重逼近两成。但从结果看,“烧钱换增长”并未带来相应收入提速,反而拖累利润。
不过,2025年半年报似乎又带来一丝转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937.6万元,同比增长15.3%,成功扭亏。
营收增长主要由于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独立站或新媒体(直播)等多元化渠道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全球TOC销售稳步增长,对冲了二季度公司对美线下批发业务受美国关税的影响,确保了公司整体销售的增长。净利润同步实现增长,除营收带动外,还因为销售结构的变化,公司TOC销售占整体销售的比例接近50%,使整体毛利率得到了提升。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公司2024年末存货高达32.1亿元,占流动资产超七成。而其全年销售额仅12亿元,仅去库存商品(18.36亿元)就需要近一年半,而总库存相当于近三年的销售额。若终端销售继续不及预期,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可能进一步吞噬利润。然而,瑞贝卡对于存货跌价准备仅计提0.26亿元,计提比例仅0.8%。
从河南证监局此前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可以看出,公司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之间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资金占用事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反映出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市场形象。
目前,瑞贝卡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及控股股东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强调,目前生产经营和业务运行正常。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