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冉
火爆出圈的“苏超”几乎每天都在创造新的纪录。7月30日,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苏超”前六轮比赛期间 (5月10日至7月7日 ),江苏省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在近380亿元服务营收中,出行、餐饮场景的江苏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苏超”的13支球队各自拥有自己的赞助商,其中不乏江苏银行(600919.SH)、海澜之家(600398.SH)等多家上市公司。业内观察,“苏超”影响力早已超越足球竞技本身。从“票根经济”到“流量经济”,从体育消费到周边文创,从体验消费到情绪消费,“苏超”以城市为基本单元,不断拓展消费业态、延伸消费链条的同时,也给其他想要“抄作业”的省市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法”才是关键。
单场比赛观赛人数破6万,打造“第二现场” 点燃球迷消费热情
因为一场球赛奔赴一座城市,“苏超”的火爆让很多球迷、游客异地观赛。7月5日晚,南京奥体中心迎来了“苏超”第六轮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的比赛。酷暑丝毫挡不住球迷观赛热情,当天赛场观众人数突破6万人,不仅再次刷新“苏超”观赛人数,也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人数新高。
如今,苏超已经是一票难求,也带动了主场城市的酒店住宿、景点、餐饮等文旅消费增长。相关数据表明,“苏超”已成为强大的“消费催化剂”。例如,“苏超”单场赛事可以带动举办地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20%以上、餐饮和零售消费环比增长15%以上。有机构预测,“苏超”整个赛季将创造超过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滴滴出行数据显示,7月5日,前往南京奥体中心的打车需求上涨182%,其中异地打车需求上涨368%,异地用户主要来自苏州、上海、北京、杭州、无锡、常州等地。“90后”“95后”成打车看赛主力,打车需求占比近四成。同日的扬州队主场比赛期间,扬州洗浴、修脚等慢生活方式的关键词被频繁搜索,异地消费者在扬州的夜间休闲玩乐订单额增速在江苏排名第一。
此外,苏州、扬州、无锡、泰州等其他比赛城市多个景区也推出周末免票活动。不少景区还借助“苏超”花式“整活”,吸引游客前往。例如,泰州队观赛席上,大批球迷戴上了“凤冠”,以此推广当地戏曲文化;扬州瘦西湖景区举办起音乐喷泉灯光秀和非遗打铁花表演等。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 上一个比赛日的周末两日,苏州、扬州、无锡、泰州酒旅订单消费分别环比增长133%、142%、281%、116%,酒店住宿消费额分别环比增长56%、131%、124%、126%。
从体育场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各地通过精心打造的“第二现场”,让无法到赛场的市民共享比赛激情同时,也领略了夏日夜经济的魅力。
淮安推出“观赛+游船+住宿”组合套餐,让球迷停留时间从90分钟延长到2天;常州协调滴滴出行、高德地图推出打车优惠,1000万份“夜享常州”专属消费券和折扣引流打车券,为球迷出行提供优惠,同时多家商场推出免费停车活动,提升消费便利性;南京则通过“重点商圈+特色街区”的联动模式,结合线上线下优惠福利,全方位激活消费场景。
“苏超”赛事激活了江苏省各地的相关文旅消费。7月26日,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5、6月份“苏超”比赛地所在的18个县(市、区)限上住宿业、餐饮业合计营业额增速比4月份分别加快1.2个、1.6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中,饮料及冷饮服务、快餐服务营业额分别增长21.2%、6.2%,合计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1.9个百分点。
此外,江苏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6月“苏超”的火爆带动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及相关足球俱乐部销售收入合计增加超4200万元,拉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官方赞助价格300万起步,“苏超”这个作业怎么抄?
球迷消费炸裂,赞助市场也是不遑多让。众所周知,赞助商历来是衡量一项体育赛事受欢迎程度的晴雨表,“苏超”在这一领域同样给出了亮眼成绩。
根据“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官微推文,自5月初“苏超”开赛至6月11日,始终是由6家赞助商“撑门面”。6月12日,赞助商一跃升至19家,同时增加1家公益支持单位,宇视科技彼时成功进入名单。随后,名单不断刷新,截至7月中旬,赞助商已有27家,公益支持单位为2家。
想要赞助“苏超”,价格是多少?据媒体报道,苏超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的价格已飙升至300万元人民币。即便如此,仍是“一席难求”,甚至吸引了京东、小米、伊利等巨头以及国际品牌喜力啤酒的目光,而江苏银行独家冠名赛事的费用大约在800万元。此外,苏超的赞助版图也极具地域特色,江苏本土企业身影频现,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小店也与行业龙头同台竞技。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苏超”的13支球队也拥有各自的赞助商。多场赛事直播画面中都出现了本地品牌,比如徐州的汴塘煎饼、江阴的惠友骨科医院、常州的东哈·东北街边烧烤等。其中,连云港的“左心房”奶茶铺店主曾向媒体透露,赞助的价格为3万元5场。
在南京,赛场上打出“投资南京就是投资未来”的横幅,表明“苏超”内涵早已超越传统球赛。据南京发布7月9日推送的《218.1万人次!大数据来了》一文,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显示,7月4日—6日,全市景区景点、文博场馆、文化街区、乡村旅游等监测点接待游客量218.1万人次。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全市文旅消费总额27.2亿元,异地文旅消费17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苏超影响力早已超越足球竞技本身,如同淄博烧烤和贵州‘村超’一样,成为一场全民狂欢活动。”有专家撰文表示,从“票根经济”到“流量经济”、体育消费到周边文创、“体育+文旅”到“新体育+新商业”、体验消费到情绪消费、全域观赛到全域消费,“苏超”以城市为基本单元,不断拓展消费业态、延伸消费链条,形成可观的消费带动力。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小荣认为,“苏超”可以说是贵州“村超”的升级版,有“村超”做铺垫,全省联动的“苏超”引发大众关注并不难预料,“当然,‘苏超’能火当地可能早有预期,但能够这么火应该早已超出预期。”
作为现象级的火爆赛事,出圈的“苏超”让不少“外地”网友在围观之余,心生“羡慕”,并由此呼吁所在地方也跟进“学习”。但学习“苏超”,显然不是简单地照搬就“灵”。专家提醒,每个省市的情况不同,江苏省“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模板不是万能公式,若只是跟风盲目“抄作业”,很可能出现“东施效颦”的尴尬。
中城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苏超”的火爆对城市经济发展、提振消费内循环以及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其他省份可以借鉴“苏超”在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创新赛事商业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注重群众参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举办具有特色的赛事活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