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发布业绩预警:上半年收入预计下降近四成,股价不跌反升 | 大鱼财经
新黄河  3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杜林  

作为港股市场稀有的白酒股,8月5日晚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06979.HK)发布了盈利预警公告。公告预计,该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与调整后净利润均可能出现约40%的同比下滑。

在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8月6日上午珍酒李渡的股价走势却出人意料。在短暂低开后,股价迅速震荡走高,并未出现投资者预期的下跌,市场对这份业绩预警的解读呈现复杂态势。

收入与利润双双承压

根据珍酒李渡的公告,该公司董事会基于对未经审计的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24.0亿元至25.5亿元,较去年同期约41.3亿元的收入,同比下降幅度介于38.3%至41.9%之间。

净利润方面,根据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23%至24%。而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剔除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费用),预计同比下降39%至40%。

珍酒李渡将业绩下滑归因于两大因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近期相关政策导致白酒消费减少,特别是商务、社交宴请及送礼场景的需求下降;2024年上半年同期相对较高的收入与利润基数。

为应对挑战,该公司已采取多项战略举措,包括在2025年6月为核心品牌“珍酒”推出新的战略旗舰产品(市场俗称“大珍”),以期在下半年贡献销售额;同时将巩固现有旗舰产品的市场地位,并开拓新兴消费场景。

竞争加剧与渠道压力成焦点

5日晚,这份盈利预警在投资者社群中引发讨论,市场对珍酒李渡的业绩预警反应不一。

竞争压力被视为核心因素,不少投资者认为,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主力产品“珍15”和“珍30”未能达到销售预期。其中,不少人提到贵州茅台的“茅台1935”产品,“茅台1935”价格从千元以上降至六七百元区间,挤压了“珍30”等同价位产品的市场空间。“茅台1935在短短一两年间多出来的七八十亿元市场,必然是从其他白酒品牌手中抢走的客户。”一位投资者分析道。

这份财务数据让市场重新审视珍酒李渡。有投资者对收入与利润近乎同比例下滑40%的数据提出疑问,认为这不符合商业常识。他们认为,在收入下滑时,如资产折旧等部分固定成本不会同等减少,而为了去库存,销售费用甚至可能需要增加。因此,市场开始关注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前期渠道压货过重的问题。

此外,部分投资者表达了对渠道库存问题的担忧。有人提及,公司去年渠道库存已比较严重,一些经销商因无法完成被摊派的任务而选择在今年退出合作。一位曾布局该股的投资者表示,其最终因观察到“主力产品批价倒挂,反映渠道库存压力”等风险而选择换仓。

珍酒李渡寄予厚望的新品“大珍”产品定位在500-600元价格区间,市场同样存在分歧。该产品直接面临茅台1935的竞争压力,部分投资者认为其在同价位缺乏竞争优势。

股价逆势上涨背后

尽管发布了业绩预警,珍酒李渡股价在8月6日仍出现反弹。截至上午11:40,股价报收7.1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6.84港元上涨2.49%,盘中最高触及7.13港元。

近一个月来,该公司股价经历了较大波动,从7月下旬的7.00港元附近波动至8月初的6.46港元低点,随后开始回升。股价的相对抗跌可能反映了市场对白酒板块底部机会的关注。

在投资者看来,这种走势可能源于几个方面。白酒行业整体处于低谷期,部分投资者可能认为珍酒李渡的不利消息已在前期股价调整中被市场消化,此次公告可视为“利空出尽”。与其他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二线白酒企业(如水井坊、酒鬼酒)相比,珍酒李渡的业绩下滑幅度虽大,但可能仍在部分悲观投资者的预期之内。

国泰君安等券商研究报告认为,2024年公司收入基数呈现前高后低特征,2024年下半年起报表开始出清,2025年上半年继续调整,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大珍”等新产品有望贡献增量。

整体而言,白酒行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多名分析师表示,在宏观经济环境和消费政策影响下,白酒行业特别是次高端及高端产品的复苏仍需时间。

珍酒李渡作为港股市场罕见的白酒标的,其业绩表现和战略调整将继续受到市场关注。该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正式发布中期业绩公告,届时将公布详细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