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风电主轴超强服役20年 | 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山东新闻联播  昨天 16:12

新能源装备是山东的标志性产业链之一,涵盖风电装备、核电装备和电工机械这三个细分产业链。在风电装备产业链中,风电主轴作为关键零部件,发挥着传递动能的重要作用。位于济南的金雷科技就在为全球的风力发电机,生产可无故障运行20年的高质量产品,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

从世界屋脊,到蔚蓝海域,中国,正在上演“追风奇迹”。去年6月,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在东部沿海省份率先破亿。去年,全省风电利用率96.4%,高于全国平均值0.5个百分点。在陆上、海上“双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打造下,山东正迎“风”而上,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风电产业集群。

记者走进济南钢城区金雷科技股份公司,探访到一款形状像喇叭、叫作“风电主轴”的大家伙:直径大的一端连接的是轮毂和叶片,而直径小的一端连接的是齿轮箱和发电机。它,便是整个风力发电机里头的核心传动部件。像这么一个6.5MW的风电主轴,把它安装在风力发电机上,风力发电机工作一个小时,就能够满足65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

正因风电主轴在传递动能,抓不到的风才能变成源源不断的绿电。一旦装机,它们就需要矗立在野外,或是高盐、高湿的海上,或是强沙土、极寒的高山荒漠,不仅要抵抗恶劣环境,还需要长期服役。

金雷科技股份公司企管部部长孙伟告诉记者:“它在整个风电整机的最上部、核心的部位,如果它出现质量问题,维修成本会非常高,而且会给业主造成很重大的损失。因此只要金雷的产品必须保证无故障运行20年,我们的口号是‘金雷主轴、后顾无忧’。”

20年使用寿命,金雷的底气来自技术积累,也源于产业链的支撑。从2006年建厂,金雷就一直深耕风电领域,建起了生产的全流程体系,从头到尾严格管控产品的制造过程。

金雷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郭甫告诉记者:“我们从废钢开始,通过金属冶炼,生产出我们锻造需要的原材料,再经过我们的万吨压机进行锻打,通过我们调制热处理,机加工的设备进行车削、涂装,最后达到客户需求的产品状态,实现产品发货。里面总共是7个大工序,分了50多个小工序。”

其中,锻打工序是所有工作的关键,要用到万吨液压机。1万吨的压力,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施加近7000台家用小汽车的重量,足以让100吨的钢锭内部组织发生改变。

金雷科技股份公司锻压车间主任赵洪涛告诉记者:“压机在锻造的过程中,就相当于是一个揉面的过程。就像我们揉面,力气越大,它里面那个气不排出得更多吗?我们锻造也是一样,就让钢锭自身内部的一些孔洞进行愈合,把这些杂质也给它揉碎,让它的精密度更加好一些。” 

但是,原先液压机是“两只脚”,在偏锻时容易侧翻。于是,金雷想把它改为“四只脚”更稳固些。针对金雷的需求,产业链的上游企业济南巨能凭借超大吨位压力机的生产能力快速响应,从2006年至今,两家企业已联合设计制造出5台四足鼎立的液压机,压力不断升级,从4000吨逐步增加到超万吨。有了设备支撑,“钢疙瘩”被锻打得更加均匀,让风电主轴有了安全运行的“金钟罩”。在此基础上,金雷建起一支结构科学合理的检测队伍,对每道工序的产品进行“魔鬼式”考核。在这个恒温恒湿的小房间里,三坐标测量仪的精度达到微米级。历经千锤万打,风电主轴20吨的大尺寸,却有比头发丝还细的高精度。

金雷科技股份公司品质保证部副主任工程师伊希豪告诉记者:“像我们现在标的绿色这个位置,它圆柱度是1丝39,(偏差)就是我们头发丝的1/5左右。它这样安装的话整个贴合面是非常紧密的,基本上是整个面都会接触,连一根头发丝都进不去。” 

过硬的实力,让金雷成为少数几家能够同时为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等全球主流风电整机厂商批量供货的核心供应商,成为全球风电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级。

郭甫告诉记者:“从21年生产了山东省6MW超大异形孔主轴的首台套,到2023年生产了山东省18MW海上风电主轴的首台套,一直到今天我们25MW样件正在进行生产,正好也赶上了整个风电行业发展起步的阶段,我们跟着这个行业一块快速发展起来了,已经连续5年发货总量稳居行业第一。”

记者手记

“一诺千金、雷厉风行”是企业对“金雷”二字的注释。他们致力于让交付的每一根风电主轴,都成为千锤百炼的“精品”。在山东,千万个像金雷这样的零部件生产商精益求精,让风电装备的“中国制造”一步步嵌入“全球供应”,掀起世界能源革命的新浪潮。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