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还能靠“套路”?日照莒县“严老师不太严”的短视频里,藏满对学生的爱
新黄河  2天前 20:14

新黄河记者:李巧妹  

抓阄赢操场撒欢权、作业评语玩反转、用方言寓教于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叫“严老师不太严”的账号里,记录着一名来自日照莒县的小学语文老师与学生们的欢乐日常。这位“不太严”的严老师,名叫严晗,是一名“90后”女生,性格开朗外向,喜欢用短视频记录日常。在她的作品中,没有刻板的课堂说教,却有黑板上孩子们稚嫩的梦想、方言吆喝的童声、抓阄时开心的欢呼……她在镜头里记录着孩子们的童年,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些看似轻松的画面里,藏着一位老师对孩子们满满的爱。

用“过分板正了”的夸夸评语给学生攒自信,用6张空白纸条让内向孩子成为全班“幸运星”,仿佛她有数不尽的办法来“套路”这群孩子。期末,严晗在黑板贴上一张试卷,并写明“谁说话,奖给谁”,让课堂秒变静音模式。当一个个朴素或脑洞大开的愿望写上黑板,也许严晗的“套路”,不过是她蹲下来倾听孩子心声的方式;那些刷屏的短视频,记录的不只是童年,更是教育里最动人的温度。8月7日,新黄河记者对话严晗,听她讲那些镜头内外的课堂欢乐事。

“90后”老师用短视频记录教学日常: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

严晗,现在就职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五中学小学部。大学毕业辗转换过几个工作后,她从济南回到莒县老家,一头扎进了自己热爱的教育行业。

2017年,严晗考到莒县碁山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启自己的教师生涯。彼时的她,带着对教育的懵懂,第一次带班却遭遇“滑铁卢”——班级成绩成了年级倒数第一。

“老教师说要严起来‘镇住学生’,可我凶不起来。”本就开朗外向的严晗索性按自己的路子来,把学生当朋友,“称兄道弟”般相处,学生叫她“严姐”,她喊学生“x哥”“x姐”。跟学生的关系亲近了,成绩也逐渐提升起来,班级名次也靠前了。

不过严晗发现,关注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她作为老师的唯一任务,讲课之余,她开始关心学生们的心事。“班上有些是留守儿童,长时间见不到父母。有的孩子说想爸爸妈妈了,课间就会找我给父母打电话聊几分钟。”严晗说,她也会经常抽出时间听学生讲那些他们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家里的小猫生了几只崽,院子里的花又开了……”在叽叽喳喳的童声中,严晗耐心做他们的忠实听众。

后来,严晗开始用视频记录学生日常,不管是网络热曲互动,还是课堂花絮,她在“严老师不太严”的账号里记录着学生们的童年。2023年2月,严晗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我的梦想”,一时间爆火于网络。“爸爸不再做开大车的工作”“我不做留守儿童”“爸爸能经常回来”的朴素愿望,搭配“想嫁给杨九郎”“毁灭世界上学生的作业”的童言无忌,单条视频千万浏览量。“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被懂得,这样他们才会有底气去畅想未来。”严晗说道。有人劝她抓住流量变现,还有广告合作找上门,她却毅然拒绝,“我只想记录他们的童年,而不是消费他们。”

靠“套路”与学生交心,为试卷寻找“有缘人”教室秒变静音模式

2023年夏天,严晗从碁山镇中心小学送走自己从教以来带的第一届学生,考到莒县第五中学小学部,在这里续写师生新故事。延续自己以往的风格,严晗很快又跟学生们打成一片,她也开始在课上课下“套路”这群可爱的学生。

“我根本就不想批你的作业,因为你的作业不用看全是对的!”“你画的直线是最直的,波浪线是最波浪的。”“你知道你很过分吗?过分板正了!”用极限反转的评语,严晗在批作业时给孩子们予以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自信。据严晗回忆,一次上课中她发现班上不少孩子正在犯困,于是她想,与其让孩子们在迷糊状态下听课,还不如直接让他们出去放松一下,于是临时决定把语文课改到操场自由活动。“我做了6张纸条,让他们来抓阄,如果抓到空白纸条就集体到操场活动。”严晗说,其实6张纸条都是空白,她选了班里最内向的一名男生上台抓阄。男孩抓到空白纸条时欣喜若狂,全班也在欢呼,网友看后点赞她的妙招——既能让内向的孩子成为同学眼里“功臣”,从而自信起来;又能让全班同学感受到出去玩的这份幸运。

“寻找有缘人。”“谁说话,奖给谁。”今年6月份期末复习期间,严晗在黑板上写下这两行大字,中间还贴着一张试卷,教室里的学生正埋头学习,鸦雀无声。这是严晗在短视频平台学到的“套路”,以此来维持课堂纪律,没想到教室真的秒变静音模式。

“亲测有效,这比喊一节课有用多了。”她把课堂上这一幕拍下来发到短视频平台,在文案中这样写道。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视频火了,视频号转发点赞均超10万+,成了多个平台的爆款视频,甚至被新华社等媒体转载。有网友留言:“不得不说,真有一套。”“这个奖励好,全国推广。”

童声里传承方言,严老师的“童年连续剧”未完待续

其实,在严晗的短视频中,还有一个关于莒县方言的系列深受网友喜爱,被她称为“大型电视连续剧《莒县萌娃说方言》”。课上学习《青蛙卖泥塘》这篇课文,当学到“吆喝”一词时,她让学生用莒县方言吆喝,没想到视频发出竟然火了。“馓子,花生油炸的馓子”“豆腐,贱卖的豆腐”……伴着孩子们用莒县方言模仿的叫卖,评论区远在国外、省外的老乡们忍不住感叹声“太亲切了”“一听就想家”。有家长说:“孩子以前只会说普通话,现在能流利讲方言了,这是骨子里的根。”

采访中,记者问严晗她做老师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其实她并没有答上来。但她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是她的人生信条。在她看来,教育不是“催熟”,而是“等待”——就像有的花春天开,有的花秋天开,“老师要做的,就是蹲下来等它慢慢开”。

严晗的课堂从不是“一言堂”,课间15分钟,别的班在安静坐着,她却变着花样让学生放松。“我不想让他们觉得学习是苦的。”严晗说,接下来她会继续带着学生边玩边学,希望能给他们的童年留下最美的回忆。“等他们上了初中、高中,再回头看这些视频,能想起小时候有个老师,陪他们好好玩过、好好笑过,就够了。”

这个暑假,她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待到九月开学,这位不太严的严老师将继续与学生们在课堂上“斗智斗勇”,她的镜头早已准备好,属于学生们的“童年连续剧”,新一季即将开播。

编辑:俞丹  剪辑:张成霖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