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震
张来安,2001年毕业后进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工作。24年来,他在3个基层派出法庭默默耕耘,自创摸索出“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听清、查明、适法、良知”“四心八字”工作法,审结5000余件民商事案件,成长为全市法院审判战线“行家里手”和优秀法治人才。在今年4月下发的《济南市法治人才库名单》里,张来安的名字在列。
热心的他是一张“民生名片”
基层派出法庭大多远离城区,服务对象大是村民、乡镇居民或者进城务工人员、个体经营人员等,审理的不少案件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为了一垄地、两棵树、三只鸡,争一口气、评一分理,来到法庭寻求公平。
对待他们,张来安像对自己的父辈一样,坚持用“五个一”服务(一个微笑、一声你好、一个请坐、一杯热水、一声再见)接待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陡沟法庭是济南市中区法院最偏远的法庭,也是张来安在基层法庭工作的第一站,在这里他一干就是8年。8年间,他扑下身子,把心思用在提高服务水平和审判质效上,创新推行“四心四要”,即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兼听要听清、事实要查明、用法要适当、良知要坚守。
实践中,张来安对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审理了很多类型新颖、案情复杂的案件,很快他便成为业务骨干,结案数量、质量、效率得到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也赢得了辖区市民的信赖,市民有困难愿意找他诉,有纠纷愿意找他解,有事情愿意找他办,“小张法官”也逐渐成为法庭一张亮丽的“民生名片”。
诚心的他深入田间做普法宣传
待人以诚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张来安24年来诚恳工作、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陡沟法庭辖区村居多,少数民族聚居,各类民事案件纠纷多。正所谓“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张来安把服务基层治理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为了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移”,他走街办、入村居,共商基层治理,促成联调、联处、联助工作合力,聘请45名人民陪审员作为司法联络员,纳入调解网格,形成化解纠纷的“第一道关口”。
为了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他和法官团队不辞辛劳,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法律、巡回审判,脚步踏遍辖区村居的每一条小道、每一个沟壑,坚持调解优先,竭诚为民,使大量纠纷化解在源头、稳控在基层。
面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他不断丰富“调解艺术”,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先后处理过涉大批量职工劳动争议案,涉村居大范围拆迁房屋买卖合同案,经过严谨细致的调查和规范的庭审,依法合情合理的作出处理,最终圆满化解矛盾纠纷。
据了解,作为市中区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专门法庭,陡沟法庭每年还受理600多件此类案件,这些案件争议大、调解难。张来安推行专业化审判,选派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法官专审此类案件,同时通过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保险调解日”,设立派驻法庭理赔员等制度,使此类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由152天缩短到30天,及时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耐心的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陡沟人民法庭工作期间,张来安带领全庭人员,充分发挥派出法庭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优化法庭功能设置,用耐心和坚守,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张来安组织开展“送法进村居”活动,无数法官翻山越岭,进行法律宣传咨询,将家长里短的生活类纠纷“解”在田间地头,把普法宣传带到集市村庄,把调解工作做到市民心头。
在一起农村承包地案件中,原告认为被告侵占了他0.3亩的承包地,被告则主张这块地一直以来就是自己的,双方还发生过肢体冲突,闹得不可开交。张来安决定现场办案,他搭起桌子,悬挂好国徽,一个简单的法庭就布置好了。当着旁听的村民,他一边挽着裤脚用测量仪器现场丈量这片地,一边一遍又一遍给双方释法说理,从早上一直到中午,张来安忙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终于使双方当事人在法律、情理的感召下握手言和,友好地确定了地界,一场争执多日的邻里纠纷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细心的他创新“三合一”审判方式
2022年下半年,张来安到兴隆人民法庭任庭长,担负起市中区人民法院首任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的重任。全新的职责,全新的课题,无论工作如何变换,他胸中始终装着为民司法的那颗心没有变。
他带领法官团队认真学习领会各级政策精神,积极推进审判方式创新,通过推动建立“三合一”审判模式,挑选刑事、民事、行政审判面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法官,组成专门审判团队,共同负责全区环境资源案件的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邀请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组成7人合议庭进行审理。
对于案件审理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他积极听取生态环境职能部门和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共治、举措共商的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新格局。今年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张来安主持区法院、区人民检察院等8家单位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成立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执法和司法保护联盟”。
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张来安坚持惩教结合,注重宣传引导,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先后组织开展实施黄河保护法、护航绿水青山等宣传活动,营造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和谐氛围。
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张来安积极建设智慧法庭,全面推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互联网庭审、卷宗在线查询、当事人网上监督,使法庭年均结案数由1400件提高到2000件。
24年的司法实践,24年的司法为民。这,就是一位法官的人生淬炼。
编辑:韩璐莹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