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韩明霞
在济南市长清区孝兴家园社区,有这样一位电力工作者,他用一本本爱心的档案架起与社区老人的连心桥,让电力服务真正走进老人心坎。他就是国网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孝里供电所所长王军利,一位连续18年无偿献血的“熊猫所长”,更是社区老人心中随叫随到的“电管家”。
扎根滩区,用档案绘就服务"晴雨表"
孝兴家园是山东省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安置了3.2万滩区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2013年调任孝里供电所所长后,王军利发现老人们普遍存在用电知识匮乏、设备老化等问题,突发用电故障时往往手足无措。“要让服务更精准,就得先摸清家底。”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带领团队逐户走访,耗时三个月建立起涵盖2300余户老人的“暖心档案”。
这份档案不仅记录了老人的家庭住址、用电设备型号、健康状况等基础信息,更标注了独居、失能、空巢等特殊情况。针对83岁独居老人李桂兰家中线路老化问题,王军利在档案中特别标注“每月上门检修”,三年来累计更换老化线路120米,消除安全隐患5处。“王所长比我亲儿子还贴心,每次来都帮我检查电灯、插座,连冰箱插头都给加固了。”李桂兰老人逢人便夸。
创新机制,让服务跑出“加速度”
为了让档案真正发挥作用,王军利创新推出“档案+网格”服务模式。他将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电力网格员,与社区网格员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档案中记录的老人用电习惯、紧急联系人等信息,成为网格员精准服务的“导航图”。
在孝兴家园社区,王军利的手机号被老人们设置成手机上的“热键”,只要按下这个键,他就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这种"秒级响应"的背后,正是档案中详细记录的老人居住位置、身体状况等信息在发挥作用。
延伸服务,让夕阳绽放“新光彩”
王军利深知,电力服务不仅要保障用电安全,更要关注老人的生活需求。他依托档案信息,联合社区开展“电力暖心+N”行动,将服务从用电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针对档案中记录的老人缴费困难问题,他在社区设立“电力便民服务点”,安排专人协助老人缴纳电费、办理业务。为解决老人冬季取暖问题,他积极协调推进燃气空气源热泵取暖项目,为社区23个地块分布式配备70台变压器,实现双电源供电,确保老人温暖过冬。
如今,孝兴家园社区的老人们逢人便说:“有王所长在,我们用电放心,生活安心!”而王军利依然每天带着档案走街串巷,用脚步丈量服务的温度,用档案书写责任的担当。
这就是王军利,一位用档案架起暖心桥的电力工作者,一位在黄河滩区默默守护夕阳红的山东好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让电力之光温暖每一位老人的心田。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通讯员:张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