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日前,省市场监管局新通报2023批次食品抽检情况。具体对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调味品、饮料等,共2023批次样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不合格产品24批次,具体情况如下:
一、临沂市河东区老梁果蔬经营店销售的辣椒,因呋虫胺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二、费县费城镇誉誉干货店销售的良姜,因违规添加二氧化硫,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三、黄岛区诚信蔬菜批发部销售的油菜,因氟虫腈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四、东明县信天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的豇豆,因噻虫胺、噻虫嗪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五、宁津县多乐买购物超市销售的精品涮肉片,初检结果显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含量超标,复检仍不合格,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六、高密市孙果水果超市销售的龙眼,因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七、薛城区海发超市销售的大葱,因噻虫嗪含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八、阳信县商店镇小桑福乐天超市销售的豆沙粽子,因违规使用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九、平原县前曹镇新苑超市销售的韭菜,因毒死蜱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博兴县于家老糁餐饮店(个体工商户)使用的自消毒餐碗,因违规使用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一、平邑县流峪银花专业合作社秀荣联合超市销售的烘焙花生米,初检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₁含量超标,复检仍不合格,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二、莘县缤纷百果水果超市销售的香蕉,因吡虫啉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三、垦利区郝家镇小陈果业销售的柑,因丙溴磷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四、济南市天桥区凤丽羊汤馆销售的油条,因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五、周村区羽珠水产店销售的淡水鲈鱼,因氧氟沙星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六、芝罘区小红果蔬店销售的山药,因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七、聊城市东昌府区邢家果蔬店(个体工商户)销售的油麦菜,因阿维菌素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八、莒县荆兆果综合商店销售的荞麦挂面,因违规添加日落黄,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十九、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日出东来超市销售的胡萝卜,因甲拌磷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二十、德州市德城区明文蔬菜批发店销售的豇豆,因灭蝇胺残留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二十一、日照市东港区家美佳生鲜超市销售的山药,因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二十二、黄岛区李晋玲果蔬店销售的原味瓜子,因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含量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二十三、东营区大席酒店销售的凉拌海蜇头(自制),因铝的残留量(以即食海蜇中Al计)超标,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二十四、鱼台县元元鲜果店销售的鲜桑葚,因违规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被查处为不合格产品。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生产经营者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产品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特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通告中所涉不合格产品时,请拨打1234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