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孙锋
他们是一批特殊的新生,他们当中,有的是本科毕业,有的是大专毕业,有的当过两年幼师、有的还是退伍军人……大学毕业后,他们都想再学得一技之长,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共同的远景,让他们相聚在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大学生技师班。这也是该学院开设的首个大学生技师班。在这里,他们“回炉”深造,追寻着心中的就业梦。
10月22日,记者从山东水利技师学院了解到,入学近两个月来,学院为这些大学毕业生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同时积极联系对口企业,推介大学生技师班,进行“预订式合作”,为他们将来的实习和就业保驾护航。
大学生“回炉”上技校学技能,并非个例。记者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了解到,目前我省技工院校本科毕业生就读327人,大专(高职)毕业生就读1033人。为促进大学生通过技能提升实现高质量就业,今年我省还实施技工就业促进计划,明确提出探索开设大学生技师班,推行“学历+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回炉”成效——
“定制”培养,多方面保障大学生真正学到技能
大学生技师班课堂现场
今年秋季入学后,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组建了面向12名大学毕业生的大学生技师班——“技能卓越班”。电力工程学院负责人刘峰介绍,这些大学生均已取得本科、专科学历,此次入学后学制为2年,培养层次为预备技师,第一年在校学习,第二年到对口单位实习、就业。“开学前电力工程学院就组织学工、教学骨干共同‘定制’培养方案,并从三个方面保障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真才实学,实现来校就读目标。”
刘峰告诉记者,首先是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压缩通识类课程、提高专业课占比,让他们尽快打好专业基础。其次,组织骨干教师成立导师团单独“开小灶”,在其他班级正常课时的基础上加课,尤其是加开实训课程,突出技师学院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仿真电厂将理论融入实践。此外,鼓励自学,根据他们求学目标明确、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强、学习自觉性高的特点,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自学内容由骨干教师共同制定,主要涉及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知应会的背诵内容,定期考核。“开学后第二天,学院召开了大学生技师班座谈会,为他们详细解读培养方案。”
教师进行实操讲解
周锾是班里的一名新生,她之前大学里学的是设计,来这里学习前,已经毕业了两年。“课堂上老师讲得特别好,我们喜欢老师拖堂,因为我们时间紧任务重。”她说,学习加上实习一共就两年时间,所以会珍惜每一天。同学王翔宇说,之前本科学的是美术学,希望在这里学好技能,以后走技能成才的道路。还有之前学幼师、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同学都表示,过来学一项不容易被代替的技术,以后想找一份稳定理想的工作。
入学以来,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实践,大学生技师班的同学们都很珍惜在校学习时间,为尽快学好专业、顺利就业每天都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更多技能。
就业出路——
技师班精准培养引关注,有企业提出“预订意向”
课堂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钻研态度让刘峰很有感受。“大学生技师班的学习氛围格外浓厚,这些同学基础比较好,学习目的很明确,学习主动性很强。我们也突出工学一体化教学,把教室搬进仿真电厂,将专业理论融入实训操作,确保同学们学习技能,学得会,用得着。”
学生在课上进行实操
精准优质的培养方案,使得大学生技师班也吸引了不少对口企业的关注。据了解,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在“技能卓越班”成立之初,除了师生一起“苦练内功”,把所学的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专业学深学透,学院还主动对接省内多家电力等对口企业,把成立“大学生技师班”的消息以及培养方案通报给企业,企业对这一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已有一些企业提出了“预订意向”。刘峰说,一位热电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学生既有大学文凭,又系统学习掌握了实操技能,比单纯的应届生或普通技工更优秀,希望能够“预订”。
“本学期我们还将邀请优秀企业到校召开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同学们提前了解电力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刘峰说,学院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和订单培养,让同学们将来就好业、好就业。
对于今年开设的大学生技师班,刘峰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期待同学们实现由学历教育向技能教育的华丽转身,早日学得一技之长,实现个人理想!”
政策支持——
倡导探索开设大学生技师班,培养“学历+技能”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竞争的压力,也呼应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记者了解到,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加快推动山东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努力打造新时代技工教育发展山东样板,今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推出《山东省支持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施》,助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推进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融合发展,我省继续将技工教育纳入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在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内,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同时,我省明确提出,实施技工就业促进计划,探索开设大学生技师班,推行“学历+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大学生通过技能提升实现高质量就业。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技工院校本科毕业生就读327人,其中山东化工技师学院160人、青岛市技师学院60人、鲁北技师学院20人;大专(高职)毕业生就读1033人,其中山东化工技师学院241人、青岛市技师学院157人、山东兖矿技师学院92人、鲁北技师学院65人。
“结合就业市场需求,目前,不少技工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技师班。倡导开设大学生技师班,也是为了加强就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实现就业。”该负责人介绍,在我省,大学生技师班其实很多年前就有院校开始探索。为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青岛市技师学院在2009年春季开设了全国首个大学生技师班,面向专科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招生,当年招收了电气自动化、物流管理两个专业48名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截至今年年初,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已累计招生1449人,其中,“985”“211”高校毕业生27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114人,专科院校毕业生316人。
记者从该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了解到,学院下设的智能制造学院等六个二级学院均开设大学生技师班,一共招生220人,招生要求起点学历为专科(含高级技工)及以上,培养层次为预备技师,学制2年。此外,记者从青岛市技师学院了解到,其大学生技师班部分优秀毕业生的就职单位、薪资及职业发展情况都比较理想,不少毕业生月薪超过万元。
专家观点——
本科生“回炉”是理性就业选择,一些高校也需看到自身短板
随着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到技工院校再造,形成“反向回流”“本升专”现象。济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袁曙光最近也在关注这一现象。对此,他告诉记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更好地就业自然是年轻人最关心的问题。
他表示,大学本科生回炉深造学技术,并非学历降级,而是瞄准了技能刚需的理性就业选择,看似是反向选择,实际上是做出了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选择,这对缓解就业市场的内卷、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积极意义。“大学毕业生到技工院校学技术,并不意味着此前所学的专业课程都白学了,相反正因为有了此前所学的理论知识,他们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学习的思路。”
“这些年轻人学习技能的起点高,进步快,从而拓宽了就业路径,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为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注入了确定性的因素。”袁曙光表示,通过这一现象,一些普通高校也应该看到在培养学生方面的自身短板,面对大学生“反向深造”,从中要汲取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完善自身专业设置和技能师资力量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相关新闻>>
大学生“回炉”学技能,是种什么体验?对话山东水利技师学院首个大学生技师班学生
编辑:刘丹 校对:汤琪 剪辑:刘美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