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牛伟密
7月18日上午,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历城区专场召开。现场,历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于炳基,历城区委副书记、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广霞,历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康妮,力诺集团副总裁、力诺数智应用研究院院长、商学院副院长刘兴村,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兼总裁办主任陆国豪等围绕发布会主题介绍历城区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于炳基介绍,历城区作为济南市传统的工业强区,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深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历城区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紧盯前沿、龙头牵引、创新培育、打造生态、沿链谋划、集群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锚定现代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人工智能、空天信息“3+2”主导产业定位,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连续多年入选赛迪全国百强区、创新百强区,三次荣获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成功获评“山东省工业强县”。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一等”等次。
高标准打造济南生物医药港
已吸引26家企业入驻
现代医药产业呈现蓄势待发态势。医药制造是历城工业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历城区以齐鲁制药董家基地、宏济堂制药为龙头牵引,通过实施齐鲁安替高端制剂园、宏济堂丸剂数智工厂、力诺制药注射剂、坤力疫苗等一批优质项目,推动医药产业加速现代化进程。全区现有规上医药生产企业14家,上半年累计完成产值52.2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累计投资22亿元高标准打造40万平方米的济南生物医药港,配套建设了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聚焦高端医疗器械、AI制药、医美抗衰等产业方向,已吸引国药器械、九如生物、思科捷、英华永业等26家优质企业入驻发展。
瞄准激光装备和交通装备
打造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产业保持稳健增长。历城区紧抓开发区调区扩区有利契机,积极布局发展以激光装备和交通装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齐鲁光谷、济南轨道交通产业园、中交智慧产业园等多个产业载体,引进落地了大图激光、中车四方等一大批优质企业,邦德激光1000瓦及以上激光切割设备连续六年全球销量领先。本源环境、七星实业、雷德数控、悦创液压等一批本土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区54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10%,为工业经济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集成电路是历城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围绕做大做强以新一代晶体材料为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历城区累计投资近40亿元,在超算科技城片区重点打造了400余亩的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依托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晶谷研究院等优势科研资源,聚焦碳化硅衬底、芯片设计、器件封装和应用等环节,引进落地了中晶芯源、岱微电子、满芯科技、晶众光电、凌宇智控等30多家上下游重点企业,已初步形成涵盖碳化硅衬底、芯片设计制造、视觉图侦传感和特种传感等环节的全链条集群发展态势。
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群发展新高地
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历城区以济南超算科技城为核心,依托充沛的算力资源、众多的高校院所科研资源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群发展新高地。力诺瑞特新能源数智工厂通过应用AI智能模型、机器视觉检测等技术,打造了智能工厂标杆。宏济堂丸剂数智工厂依托数字孪生系统,通过AI深度学习自行优化调整工艺参数,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目前,超算科技城已建成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6个算力中心,算力总规模达到2300P,约占全市算力总量的44%。已招引落地云知声、卡特加特、中达安等6家大模型企业。
布局建设航空航天城项目
空天信息产业加快前瞻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是历城区重点打造的未来产业。聚焦卫星部组件、火箭关键部组件、应用终端设备、航空飞行器等先进制造业以及低空场景应用等重点领域,推动济钢集团与西安羚控、北京星河动力等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依托济钢防务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航空航天城项目。目前,已落地济钢空天、迪诺利特新材料、派蒙智能等12家相关企业,在商业航天产业配套、智联网数据应用等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创新采用“基金+项目”模式,投资建设天兵科技两级可回收火箭制造基地项目,加快引进中科宇航液体火箭智能制造项目。
下一步,历城区将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三大主攻方向,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厚植工业发展后劲,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突出项目驱动,筑牢工业根基。该区坚持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突出大项目驱动引领,全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以及项目立项、审批等建设手续办理问题,高质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山东自主可控信息装备产业园、中科曙光济南基地等102个在建工业项目,推动项目尽早投产达效。同时,积极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工业项目,形成动态优化、梯次推进、滚动实施良性循环,实现工业投资稳步增长。
提升服务质效,抓好企业培育。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理念,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精准高效服务企业发展。充分运用“稼轩人才”“历接历办”“益企发历”等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广泛搭建技术服务、供需对接、产业协同等交流平台,推动产业政策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以企业培育为抓手,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深入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和“攀登计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量质持续提升。
锚定主导产业,强化链式招商。聚焦“3+2”主导产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借助基金、载体、土地等资源优势,采取项目合作、应用场景开放等方式,加快上下游延链招商,集中资源和力量招引落地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领航型企业和产业项目,着力把产业链补齐、拉长、做强,推动主导产业能级加速跃升。
摄影:牛伟密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