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报告可以“定制”?社区直饮水机让人“不太放心”
齐鲁晚报  6小时前

近年来,随着市民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现制现售水”的直饮水站被摆进济南各大小区,居民只需投币或者刷卡就能购买直饮水。然而,不少市民表示“不太放心”。这些直饮水是否安全、干净?记者对此做了调查。

信息不全、检测报告过期

有的已经过期近两年

“刷卡也行、投币也行,一块钱就能接满一大桶。”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名为“健康水站”或“直饮水站的设”备在不少小区都有。这些水站的运营公司众多,功能也各异,包括直饮水、弱碱矿物水、富锶水等多种类型。

不过,这些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却参差不齐。在济南历山北路,一台智能净水器底部出现了渗水情况,周围地面上长满了青苔,散落着烟头、塑料袋、纸巾等。取水口附近肉眼可见明显水垢、污垢、青苔和锈迹。

记者看到,该净水器上张贴的检测报告早已过期,有效期停留在2023年。《现制现售饮用水信息公示》栏中,经营者名称、设备名称、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卫生许可批准文号等一系列信息都处于空白状态。据附近商户称,该净水器仍有居民在使用。

事实上,济南市早在2017年就对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企业做出了统一规范性要求,要求注明经营者的基本信息,公示水质检测报告、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信息。此外,经营者每半年需通过专业机构对水站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化学耗氧量进行检测,各项数据达标后才能算合格的供水设备。

探访中,记者看到:不少水站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或过期,不少小区公示的信息因为风吹雨淋导致模糊不清,缺乏参考价值。

相比之下,历下区一小区的直饮水机则规范得多,根据记录,这处设备的维养周期为一月一次,虽未达到相关规定标准,但这处直饮水机不仅公示了设备维护保养信息,还张贴了营业执照、设备检测报告、卫生许可批件等文件,上面标注了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8项检测指标,出具时间为2024年9月27日。同时公示了水处理材料和设备清洗、维护的时间和状态。

记者联系到这家直饮水设备的运维人员,其表示,他们“25-35天更换一次滤芯”,还包括定期检测、维护、管道清洗、打水孔杀菌等程序,每台设备年维护费用约3000元。

即便直饮水站及时得到维护,但如果维护不规范仍可能出现问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只有提供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公示内容才有说服力。如果只是经营者自行张贴一些基础数据,而没有专业、权威的第三方检测证明,那么这些公示的实际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滤芯更换凭肉“眼”

水质检测报告还可“定制”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到两位销售净水机设备的供应商,他们均表示仅销售设备,后期维护和滤芯更换需经营者自行负责。两家企业还向记者提供了“水质合格”的相关检测报告,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营业执照,并告知可以供给经营者打印张贴。

一位厂商代表称:“不用自己去检测,直接用我们提供的报告就可以。”另一位厂商代表也表示:“买设备就送检测报告。”

在探访中,记者也注意到,不少直饮水机设备上张贴的水质检测报告,便是厂商提供的设备检测报告。

至于滤芯更换频率,其中一位厂商代表说:“要根据当地的用水量和水质,一般脏了再换就行,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区直饮水机市场准入门槛并不高。“有些厂家干了一段时间,觉得这片区域竞争激烈,就选择不干了,转身再投入到其他区域,那么他之前投放的直饮水机就无人管理。一些小区的直饮水机很旧很脏,基本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如果居民在这里充值办卡,维权也很困难。”一业内人士说。

更值得注意的是,水质检测报告还可“定制”。记者在线上私信了一家水质监测机构,该机构客服人员表示,400元可进行一次水质检测,会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结果不合格可以“协商处理”,“哪些数据不合格,我们可以帮您删除”。

专家建议:

建立电子监督体系

扫码可溯源头

“入驻小区的核心是与物业达成合作,只要水电到位即可安装。”一家直饮水设备经营者介绍,除了设备安装,设备的具体维护也是由他们来负责。

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取水居民,大多数对直饮水的水质情况并不了解,还有不少人称,水接回后会直接饮用。“比大桶水便宜,水质怎么样不清楚,但煮起来确实没水垢。”一位居民说。

记者发现,近年来,济南卫生监督机构已在全市范围内多次开展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并对存在违法行为的经营者依法处理,但此类现象仍难以彻底杜绝。

“我们每年都会对全区的社区直饮水进行抽检。按照相关规定,直饮水进入社区公共区域,都应该与社区物业签订合同,并且其管道接入城市管网,城市给水管网内的水是经过处理和消毒的,再经过各饮水设备的处理。”济南市历下区疾控部门表示。

“建立电子监督体系是关键。”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建议,应强制要求设备公示二维码,居民扫码即可查询备案信息、检测报告与维护记录,“通过数字化监管加上定期抽查机制,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记者注意到,当前不少城市还对“现制现售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站专门立法。在日照、潍坊等地,已对全市现制现售饮用水制水设备开展全域摸底建档,建立“电子档案”,并生成监管“二维码”张贴在设备上。消费者扫码可查看设备的全部备案信息、历史水质检测报,还能进行问题反馈,卫生监督员则可通过后台实时查看经营状况和收集处理问题。

对此,济南市卫生健康委相关工作人员回复说,这项工作他们也正在进行中,相关摸排工作、相关线上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