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丽
政务公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纽带。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白马山街道紧密围绕群众诉求,着力打造“公开不留‘白’ 政务‘马’上见”政务公开品牌,以三个“公开+”不断拓渠道、强服务、促实效,努力交出政务公开高分答卷。
搭建多元化阵地,畅通“公开+载体”渠道。围绕政策类和服务类两大类信息,建立“1+17+1”政务公开阵地,即1个“政务公开专区”、17个“社区政务服务站”、1个政务公开“大网格”,打造政策推送“接力”机制。政务公开专区划分三个功能区域,配备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电脑、电子大屏、网格展示架等,便利群众自助办件。社区政务服务站以17个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充分利用社区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信息载体,融合“居民议事亭”“楼前拉呱会”等形式,重点公开百姓最关切、办事需求大的领域,面向广大居民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打通楼门口的“窗口服务”。织密1个政务公开“大网格”,激活政务公开“神经末梢”,将政务公开延伸至辖区83个基础网格、1个专属网格,由社区网格员定期将各类政策文件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白话”发送给居民,让政务公开“触角”精准“抵达”居民群众。
增强全方位回应,提升“公开+服务”实效。便捷、高效的服务是高质量政务公开能带给群众最直观的感受,白马山街道努力落实“想在前、谋在前、动在前”,实现从群众“要政策”向为群众“送政策”的转变。积极走访企业,组织政银对接,为企业搭建高效畅通的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增信心、解忧困、促发展。为了让服务“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西南红庙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主动公开征迁政策文件,在征迁一线设立“政策法规组”,现场为居民答疑解惑,做到准备工作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政策讲解到位“三到位”,让居民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加强全链条管理,健全“公开+监督”体系。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持续做好便民服务大厅、社区政务服务窗口、热线电话、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网上政务平台等政民互动渠道的日常维护和意见建议的收集,广开言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务公开水平。结合“政府开放日”活动,主动“倾听民声”。活动期间安排答疑、座谈、活动体验等环节,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瞭望哨”作用,敏锐感知群众关切,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前预判,靠前施策,及时公布最新政策和处理进展,回应社会关切,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回音,让“连声线”变为“连心线”。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