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王静静
近年来,济阳区曲堤街道锚定发展黄瓜产业,以“党建引领、品质筑基、链条延伸、创新驱动”为路径,探索出一条“小黄瓜撬动大振兴”的特色发展模式。目前,曲堤街道黄瓜种植面积超6万亩,大棚数量超过3万个,年产量11亿斤,年产值突破17亿元,带动种植户年均收入超20万元,培育产业亿元村4个,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曲堤街道积极探索“红带绿、绿促红”党建、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成立黄瓜产业党委,构建由街道党工委、黄瓜产业党委和88个产业村党支部形成的三级党建联动体系,实现全街道党建、产业融合发展“一盘棋”。同时还根据现实需求,号召市场骨干、技术专家、种植能手,成立了市场服务、技术指导、质量监管3支共产党员支援队,实现了黄瓜生产全流程服务。
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模式。曲堤街道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曲堤黄瓜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因势施策,由济南曲堤蔬菜销售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街道88个村以44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入股,创建了以“共富”为核心目标的济南闻韶红蔬菜经营有限公司,搭建起村集体经济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打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升级版”。共富公司采取“保底收益+超额分红”模式,每年为88个入股村集体发放分红收益268万元。
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曲堤坚持将“闻韶红”党建品牌向下延伸,辐射带动黄瓜种植重点村品牌联建、产业联动,做好曲堤黄瓜“土特产”文章,先后策划黄瓜文创故事馆、农展馆项目、打造黄瓜精品路线。
另一方面,曲堤积极完善培训和考评机制,打造“头雁论坛”“闻韶夜话”“我与曲堤共发展”等栏目,培养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几年来,曲堤街道涌现出了一批明星村,郭纸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牛王村打造了童话乐园、吕家村落地了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园,村集体经济都实现增收10万元以上。
品质立身铸就金字招牌
品质立身。曲堤街道打造了国家曲堤黄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制定曲堤黄瓜生产99项国家标准,曲堤黄瓜以顶花、带刺、通直、短把、口感清脆甘甜、富含锌硒优秀品质成为各类黄瓜品种中的明珠,每斤曲堤黄瓜的批发价格高出同类产品0.6元以上。
品牌赋能。曲堤街道成功注册了“曲堤”品牌,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并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山东省区域公用品牌,曲堤黄瓜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金谱奖”“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2024年,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认定,“曲堤黄瓜”品牌价值达14.91亿元。
文化铸魂。曲堤街道认为,没有文化底蕴的农产品生命周期是短暂的,很容易便被市场“后起之秀”所取代。因此,曲堤街道发展产业的同时,不断为曲堤黄瓜注入文化基因,先后设计建造了曲堤黄瓜文创故事馆,摄制了以曲堤黄瓜为题材的微电影《胡瓜奇遇记》、主题曲《又见故乡》、宣传短片《勤瓜四代人》等,连续13年举办曲堤黄瓜文化节、黄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讲述曲堤黄瓜故事,传播品牌文化和种植历史,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链式发展拓宽产业空间
延伸产业链条。除黄瓜种植外,曲堤街道还以种苗培育为核心抓手,推动黄瓜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先后培育孵化亿亩阳光、泰昊农业等专业化育苗企业30余家,年育苗量超3亿株,年产值超1亿元。
扩容产业能级。一直以来,曲堤街道聚力打造现代化黄瓜交易枢纽,建成占地350亩、具有“四区五中心”格局的“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吸引300余家客商入驻,销售网络覆盖北京等50多个地市,成为区域产销对接核心平台、长江以北最大的黄瓜产地批发市场。
拓展产业空间。近年来,曲堤街道开始推动黄瓜产业链向后延伸,先后引进欧溢、乳升源、好煮夫等食品加工企业,推动黄瓜深加工产业化,不断提升黄瓜产业发展。2023年,好煮夫公司第一批中餐预制菜出口到南美市场,开创了中餐预制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先例。
创新驱动激活发展潜能
数字赋能提效率。曲堤街道与浪潮集团合作搭建“一卡通”交易平台,实现银企直连、自动化收购,推动市场数字化升级;实施“棚棚通”工程,完善设施农业配套,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
引才育智强支撑。曲堤街道吸引百名乡贤返乡创业,引进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团队,培育“棚二代”3000余人,破解人才断层难题。签约产学研机构,开展品种研发,年推广新技术20余项。
项目带动增后劲。曲堤街道落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推进区等项目,建设全产业链示范园,集成智慧农业技术,年产值超6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形成“项目促产业、产业富民生”格局。
曲堤街道以党建引领、品质筑基、链条延伸、创新驱动“四轮并进”,将小黄瓜做成富民大产业,书写了产业富民、城乡融合的共富新篇章。
通讯员:孟祥英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