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双节”文旅:文化盛宴与山水之乐交织,红色基因和时代文明同频
新黄河  昨天 08:24

新黄河记者:高敏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伴着秋雨,为莱芜区的文旅市场晕染开一幅热闹画卷。全区纳入统计的文旅单位共接待游客21.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77.35万元。尽管受天气影响,两项数据同比分别微降3.87%和0.13%,但丝毫不减市民游客的出游热情,一场场文化盛宴、一次次山水之约、一段段红色之旅,共同勾勒出这个假期的独特韵味。

多元业态点亮假期让文化可感可触

莱芜区的“文化客厅”——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在双节期间化身最热门的“打卡地”。它们不再是静态的展示空间,而是通过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活动,让文化“活”了起来。

“盛世星光礼赞华诞”“庆华诞、话月圆”“万众同心迎国庆银龄歌舞颂盛世”……一场场主题文艺汇演在各场馆轮番上演,歌舞声、欢笑声交织成最动听的节日祝福。莱芜区图书馆的“童声颂祖国”朗诵会,孩子们稚嫩而真挚的声音,将爱国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丹青溢彩心颂华年”画展则用笔墨丹青描绘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每日开馆前,都有读者早早排队等候,假期累计接待读者近万人次。

莱芜区美术馆的“汶水书院藏莱芜古代珍贵古籍与文献特展”,吸引了1800余名文化爱好者驻足,在泛黄的纸页间探寻莱芜的历史文脉。莱芜区博物馆线上线下联动,线上推出《馆藏“显眼包”》等趣味内容,线下则开放多个主题展厅,从文物陈列到三叶虫化石精品展,无奇不有,累计接待4000余人次。此外,全区13家非国有博物馆也贡献了9000余人次的接待量,共同构成了莱芜深厚的文化图谱。莱芜区文化馆每日更新的“艺术线上学”慕课,涵盖舞蹈、剪纸、书法等,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享受艺术熏陶。

优惠与创意齐飞,解锁度假新玩法

莱芜区的旅游景区与住宿业态,以满满的诚意和独特的创意,为游客打造了多样化的度假选择。709文化产业园在“修旧如旧”的二次升级后,向莱芜区居民推出免票福利,邀请大家在工业风貌中触摸“三线建设”的滚烫记忆,其新增的沉浸式剧场演出和非遗手工体验更是人气爆棚。

莲花山、马鞍山清宁康养森林小镇、乐嬉谷等景区纷纷抛出门票优惠“橄榄枝”。空谷花园、云野星辰等营地,以及雪野湖国际会议中心等品牌酒店,则推出极具吸引力的住宿游玩套餐,让游客能深度感受莱芜的山水与闲适。

“沉浸感”成为这个假期的关键词。天上的街市乡村旅游度假区化身非遗大舞台,川剧变脸、古彩戏法引得阵阵喝彩,丰收美食节更是烟火气十足,游客分享体验即可免费品尝特色小吃。马鞍山清宁康养森林小镇别出心裁,推出首届“天鉴·同心”爱情祈福之旅,将“天空之镜”的浪漫与“绝壁栈道”的惊险完美融合。富甲庄园则让城市家庭体验了一把“秋收的喜悦”——“秋果飘香”“自助采摘、“栗刻行动”捡板栗大赛,再配上“星空下的丰收宴”,劳作与美食的双重满足,让假期充满了野趣。雪野湖周边的酒店集群也不甘示弱,萌宠乐园、主题打卡、篝火晚会等活动,让夜晚的湖畔热闹非凡。

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爱国精神

红色,是莱芜最鲜明的底色之一。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众多市民游客选择走进红色场馆,在历史的回响中接受精神的洗礼。莱芜战役纪念馆、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山东小三线纪念馆等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

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尤其用心,通过“歌赞祖国”合唱、“小小讲解员”等互动项目,让原本遥远的红色故事变得鲜活可感。孩子们穿上小军装,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先辈的事迹,在角色扮演中,红色血脉得以赓续,爱国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扎根。

现代科技护航 全力保障游览体验

天气的变化,是假期文旅保障的一大考验。针对10月2日、5日、6日的降雨,莱芜区文旅系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景区湿滑路段增设提示牌、铺设防滑垫,并增派工作人员疏导人流,同时灵活调整活动重心至室内。这一举措成效显著,10月2日区图书馆进馆人数达1226人,较平日提升30%。而当10月3日、7日天气转晴后,文旅部门又通过新媒体矩阵第一时间发布实时天气预报和游览指南,科学引导游客错峰出行,最大化提升了游览舒适度。

安全,是文旅市场的生命线。节前,莱芜区文旅局未雨绸缪,印发3份针对性工作通知,制定24小时值班表,并召开全区文旅市场保障会议,确保责任到人、无缝衔接。假期期间,4组分工模式(外勤组+内勤组+舆情组+备勤组)高效运转,32名外勤人员每日穿梭于各大景区,进行全覆盖巡查。两名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队,重点检查南北片区的消防设备、用电安全、游乐设施等关键环节,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为游客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莱芜、走进莱芜,莱芜区文旅局在宣传推广上精准发力,高效引导提升文旅声量。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及时发布出游提示、天气预警,倡导文明安全出游。同时,紧密结合“泉在济南享金秋”“这一站・济南”等市级活动主题,深耕“说莱就来”系列内容,精心策划推出6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起全区80余项优质文旅资源,无论是南部山区的自驾风光,还是北部山水古村的秋日浪漫,都一一呈现在游客眼前。此外,《十一游莱芜,赴一场红色传承》《中秋必吃!“莱”尝非遗味道》等推文视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莱芜的文旅魅力。整个假期,累计推送各类攻略、视频30余条,“莱芜文旅”新媒体矩阵触达用户近50万人次,让莱芜的双节故事传得更远、更响亮。

编辑:刘冰玉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