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三级联动让秋粮归仓
新黄河  5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亓楠楠  

10月10日,在位于方下街道亓官庄村的帮禾农机合作社内,一派火热的忙碌景象。工人正忙着整理玉米,理事长张希伟正熟练地驾驶铲车将玉米粒送入脱粒机。“现在的玉米含水量高,杂质不好去除,影响机器运转,我就想了个办法,先用脱粒机去一遍杂质,再送进烘干塔烘干。”他向记者介绍道。

村民王红拉着收获的玉米送来烘干:“天气不好,玉米会烂掉,到这里烘干,我们也减少了损失。”

从10月4日开始,合作社内的两台70吨的智能烘干塔就开始昼夜不息地满负荷运转。“截至现在已经烘干了700吨左右,今天等待烘干的还有80余吨。我们现在人员轮流休息,机器不停。”张希伟说。

受连续降雨的影响,农田里土壤过湿,也延缓了秋收秋种进度。

在杨庄镇龙尾村的玉米种植基地,两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正穿梭在田地间加紧作业。它每秒可完成8株玉米的切割、脱粒与清选,装满玉米粒的粮箱每隔20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卸载,十分高效。

济南市莱芜区鹏书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士鹏介绍说:“履带式收割机不会陷入泥地里,适宜在泥泞地里开展作业,我们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抢收,争取半月之内把这1万多亩地的玉米收到家。”

玉米在这边收割完毕,转眼就送到了烘干车间。卢士鹏表示,为了满足烘干需求,在原有的一台烘干塔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台300吨的烘干塔,政府补助30%。目前,两座烘干塔日烘干量达400吨,预计1万多亩玉米可在25天内全部烘干完毕。

据悉,为织就一张秋收“保障网”,杨庄镇累计上阵了20台履带收割机、5台烘干机全天作业。副镇长殷秀娟介绍:“今年杨庄镇共种植玉米3.6万亩,目前收获完成2.6万亩,进度完成70%”。为应对当前连阴雨天气,镇上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成立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解决抢收抢烘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9月22日起,莱芜区便提前打响三级联动的“秋收保卫战”,区委区政府连续下发3份紧急通知,组建6个技术指导组,600余人次农技专家下沉田间。在降雨间歇期,48小时内从河南、安徽等地引进2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并依托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成立了5支“农机应急服务队”。

“我们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包保机制,确保每一块农田都有人管。全区现有的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政府同步实施‘购机补50%、烘干每吨补60元’的扶持政策,并且开放学校、广场等公共晾晒场地40余处,保障了粮食‘有机可收’与收获后的安全存贮。”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

截至10月10日,莱芜区秋粮应收面积38.83万亩,已收获33.75万亩,进度达86.92%。其中,玉米收获进度92.06%。

编辑:刘冰玉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