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堵住“踩一脚就殒命”的安全漏洞 | 我来评
新黄河  2天前 19:25

在调查此事源头的同时,更需从法律、制度和执行层面全面堵住漏洞,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下一个“偶然”的发生。

9月14日晚,有网友发文称,母亲涂女士上午9点外出散步时误踩到化学品氢氟酸,当场便无法行走,送医后被确诊氢氟酸中毒。下午3点开始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送入ICU后当晚心肺功能衰竭,最终离世。

尽管此事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氢氟酸作为一种剧毒化学品,竟出现在日常街道上,其背后折射出的危化品管理漏洞,值得全社会高度警惕。

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录》中最高级别的急性毒性物质,皮肤接触即可致命。在工业与实验室环境中,其取用、操作和处置均有严格规范。然而,此次事件中的氢氟酸竟被随意丢弃在公共区域,说明其来源与管理可能存在严重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高危化学品竟可通过电商平台轻易购得。记者调查发现,网购平台上多家商家以“清洗剂”“蚀刻液”等名义公开销售氢氟酸溶液,价格低廉且销量惊人,而商品页面却未充分标注风险提示,仅以“买家拍下即默认具备使用常识”等免责条款搪塞。

这种“网购乱象”暴露了危化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盲区。一方面,平台对商家资质和商品性质的审核存在疏漏,未能有效区分普通商品与高危化学品;另一方面,包括个人与小型商户在内的消费者缺乏危化品储存、使用和处置的常识与责任心,剩余试剂随意丢弃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如一名化学教师所担忧的那样,普通人甚至未成年人能否安全操作?用完的化学品又该如何处理?若不能从源头上规范交易行为,此类悲剧恐难杜绝。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加强危化品全链条管理的紧迫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其中明确提出对危化品实行电子标识和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监控。这一立法方向值得肯定,但还需进一步细化落实:其一,应明确电商平台的责任,要求其对高危化学品商家实行资质准入与交易追踪,禁止向个人消费者销售剧毒类产品;其二,建立危化品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置机制,避免“用后即弃”造成环境与公共安全风险;其三,加强基层监管能力,鼓励公众举报违规行为,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生命无价,安全无小事,即便是概率再小的事故,只要涉嫌危及公众健康和安全,那么就不能掉以轻心。涂女士的离世是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它敲响了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在调查此事源头的同时,更需从法律、制度和执行层面全面堵住漏洞,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下一个“偶然”的发生。(苑广阔)

综合编辑:李明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