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男孩参加独立营走失后遇难,媒体:悲剧带来失职之问
潮新闻  7小时前

这些细节似乎都超出了常理,却都真实发生了,这很可能与机构的资质、老师的资质密切相关,“通知”和“意见”的种种要求,都被无视了。回溯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差不多”的潦草,最终造成了系统性失守和渎职,孩子最终被遗落在冰冷的山里。

8月13日晚,消息传来,在大理参加户外独立营的孤独症男孩被证实遇难了。“走失男童遗体在一处山涧被发现”的词条,挂在了多个热搜榜上。震惊、心痛,不忍、疑惑……新闻底下的留言各种情绪翻涌,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讨论这个不幸的事件。悲剧当然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但事件留下的关于研学的各种疑问,重重地砸在了网友尤其是家长心上。此事件暴露了行业的哪些问题?这样的悲剧能不能避免?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各种营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去?诘问随着这个“星星的孩子”的不幸离去而愈加刺目,愈加迫切。

据报道,涉事夏令营机构的负责人和老师,正在接受多个部门的调查。大理州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涉事机构由市场监管部门审批,未经教育部门审批。有记者在企业信息查询系统看到与该夏令营机构同一地址的是一家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为家政服务。这家机构是否有资质开展研学或者夏令营活动?记者没有打通电话。

这些年,这类独立营、研学营在家长圈中很流行,寒暑假是这个市场的旺季,项目普遍收费不菲。随着进入研学市场的机构不断增加,规范研学市场的文件要求不断出台。比如2016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规定,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出台,研学旅行指导师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其中,实现研学带队教师的身份认证有据可查。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旅行社应选择具备资质的供应商,不得将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纳入研学旅游产品。不过因旅行社资质很难获取,一些私人机构想操作研学旅游,就会找旅行社进行挂靠,家长很难辨别所选机构是否符合这些资质要求。

再看这个案例,让年龄6~8岁的孩童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进行“自然教育”,4个成人老师看不住7个孩子,没能第一时间发现孩子走失,让特殊儿童参与这么危险的徒步……这些细节似乎都超出了常理,却都真实发生了,这很可能与机构的资质、老师的资质密切相关,“通知”和“意见”的种种要求,都被无视了。回溯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差不多”的潦草,最终造成了系统性失守和渎职,孩子最终被遗落在冰冷的山里。对事件的复盘和反思,不仅关系一个鲜活的生命,更是规模庞大的研学行业健康发展必须面对的考题。

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