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巧对莫言上联,期待更多年轻人对出传统文化“下联”
潮新闻  10小时前

前辈与后辈、经典与创新、传统与当代,在这场以对联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对话中,实现了和谐统一。

今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广东惠州面对百年客家围屋碧滟楼有感而发,写下“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十字上联,并发出“向天下文友敬求下联”之邀。10月20日,该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揭晓,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六个优秀作品。其中,独得一等奖、并收获10万元奖金的作者宋珂嘉是一名21岁的年轻人。他对出的下联为“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现场对一等奖作品进行了解读,表示是“多年难遇的绝对”。

图源:惠州发布

“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这样的上联语言通俗而意境深远,既点出惠州作为华侨之乡的历史脉络,也隐喻了华侨漂洋过海、开枝散叶的奋斗史诗。而获奖下联,初看或许令人费解,细品则滋味无穷。

该下联需要结合传统文化知识才能透彻理解。其精妙之处在于运用了天文星象与文字巧对,与上联形成了深邃的呼应。该下联由客家围屋中的水井壁想到二十八星宿中的“井宿”和“毕宿”,“角亢星张”这种群星璀璨的景象,更是象征着家族人才辈出、事业光辉灿烂,与上联“根深叶茂”的繁荣寓意异曲同工。如此,也难怪专家学者会称之为“绝对”。这样的对联和文化活动,也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课,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

值得深思的是,这副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的获奖对联,恰恰揭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命题: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简单复刻,而在于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宋珂嘉能得奖,不仅在于其熟谙星象知识,更在于其将古老的星宿文化与现实的客家元素巧妙链接,用年轻人的理解、方式和表达,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焕发出蓬勃的“活气”。这种转化,不是对传统的背离,恰恰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下联的作者宋珂嘉,是一名“00后”。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文化素养,并愿意积极参与文化活动还能摘得大奖,这既是年轻人热爱和积极拥抱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年轻一代给出“文化回响”和树立“文化自信”的生动缩影。

有人可能会认为“年轻人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现在宋珂嘉用一个下联给出了有力的回应,即当代年轻人并非排斥传统,而是渴望以属于自己的方式与传统对话。当传统文化以新鲜的“语法”呈现,当古老智慧以创新的形式表达,我们相信,年轻人展现出的热情与创造力必将令人惊叹。宋珂嘉的获奖,不过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无数年轻人正在以各种方式重新发现、诠释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动图景。

莫言与“00后”的这场对联之约,是文化传承的完美隐喻。前辈与后辈、经典与创新、传统与当代,在这场以对联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对话中,实现了和谐统一。文化的生命力源于不断的对话与创新,而年轻人正是这场创新中最活跃的因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深入传统文化宝库,用当代智慧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将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便能跨越时空,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真正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而一场场跨越代际的文化对话,一次次给出的传统文化“青春唱和”,也为文明的进化和延续上演“神助攻”。

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