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亿美元天价交易也无力 “创新药二哥”与板块齐跌
经济观察报  10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诺

首付款12亿美元、总交易额114亿美元,“创新药二哥”信达生物(01801.HK)在10月22日早晨公布了一笔重磅BD交易——与武田制药就三款在研药物达成合作。

在交易公开一小时后,上午9点,信达生物开了一场发布会,董事长俞德超、首席商务官张苏华、高级副总裁周辉出席,“国际化”“全球第二大交易”是这次会议的主题词。

国际化是指,这次与武田制药的合作是为了加强信达生物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能力。俞德超在会上再次强调了2030年愿景——成为全球一流的制药企业。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在2027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成为中国初创企业的头部。到2030年成为全球一流的制药企业,我们应该有5个产品在全球的注册、临床研究当中,信达也应该有海外产品的上市、开发和销售能力。”俞德超说。

信达生物内部为上述目标设立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包括2030年在美国的产品上市情况、海外收入情况以及市值管理目标等。但俞德超未进一步透露细节。

目前,海外收入在信达生物的营收比重中占比仍然很小。2025年上半年,信达生物营收59.53亿元,海外收入6.68亿元,占比仅11%。海外收入中有5.51亿元来自欧洲,信达生物在美国市场的潜力还未充分释放。

这次与武田制药的交易,信达生物尤其注重美国市场,特别体现在IBI363这款药物分子的合作结构上。

IBI363是一款全球首创的PD-1/IL-2α-bias双抗,于今年8月在美国获批开展III期临床试验。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商定,双方按四六开分担共同开发成本,同时,共同推进在美国市场的商业化,按四六开分配在美国市场的利润或损失。

这与以往多笔授出美国市场商业化权益的BD交易有很大不同,信达生物希望从这笔交易中获得药物在美国商业化的经验。

武田制药是一家日本药企,但目前其52%的营收来自美国,北美市场与欧洲市场合计占比超过75%,在超过24个国家有5万名员工,早已是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

张苏华说,信达生物也看重武田制药在肿瘤领域的研发与商业化团队,其全球肿瘤事业部总裁Teresa Bitetti曾在百时美施贵宝任职,带领团队推动了首个PD-1药物“O药”在美国上市。

俞德超透露,过去一年也有肿瘤能力很强、且规模更大的企业与信达生物联系,信达生物也已经拿到商业合作意向。但从对交易的重视程度、交易意愿、过往合作范例,以及武田制药自身对产品的需要等角度考虑,武田制药会是更好的合作伙伴。

除了对国际化战略的强调外,“全球第二大交易”“中国最大交易”也是信达生物希望对外传达的关键词。

信达生物制作了一张PPT,呈现全球前十大创新药交易。在这张PPT中,此次114亿美元的总交易额仅次于第一三共2023年一笔220亿美元的交易。

图源:信达生物10月22日电话会

不过参与排序的只包括首付款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若把所有交易算在内,114美元的总交易额排在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今年7月一笔125亿美元的交易之后。

在2025年二三季度,创新药BD交易是推动股市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但9月后行业股价持续回调,BD交易带动效应不再明显,信达生物这笔重磅交易也未能推动股价。

10月22日,信达生物收跌1.96%,每股85.2港元,相比9月初的历史最高点已下跌22%,目前总市值约1460亿港元。同日,港股创新药亦普遍下跌,恒生创新药指数跌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