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经常在我耳边回响。如何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近日受聘郑州经开区八一中学国防教育校长后,我在想:国防教育校长不能只挂个“虚名”,要名副其实、履职尽责;要带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要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工作,既加强新时代国防教育新学科建设,又发挥优势回应青少年学生关切,讲好“大国新佩剑+强军新航迹”故事。通过一系列的扎实有效工作,让“国防卫我、我为国防”理念走进青少年学生的心坎里。
推进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有教科书上的“固化教材”,还要有因时而动、因势而动的“移动课堂”。需要常态传播国防成就、准确宣传国防政策、及时回应国防话题。需要确立“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理念,讲好“大国新佩剑+强军新航迹”故事。既看“第一现场”,又看“第二现场”,才能有真知和深知。既说“大国新佩剑”,又讲“强军新航迹”,才能有共情和共鸣。
有两件事,颇有启示。其一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修订小学教科书《科学》时,关注到“空军发布”新媒体推送的歼-20、歼-16、歼-10C编队训练同框照及网友作诗点评,致函空军协商使用作为两本新版教材封面照,我们给予大力支持。从2020年开始,全国每年都有近千万小学生用上新版教科书。随后,“蓝天三剑客”照片作者杨军,到一些学校给学生讲述这张照片拍摄过程,讲述歼-20、歼-16、歼-10C战机的航迹故事,激起孩子们的强军梦想。
其二是:空军发布六一快闪《“蓝天娃”的英雄情》,讲述了空后蓝天幼儿园77名小朋友致敬“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王海所驾079号功勋战机的故事。曾就读空军两所蓝天幼儿园的歼-20飞行员陈浏在快闪中出镜,深情表达对空军战斗英雄的崇敬和热爱。新华社向“中小学德育学堂”推送后,引发青少年对“抗美援朝我们为啥能打赢”“王海飞行大队为啥不怕死”的追问。
强国强军这些年,人民军队有了“飞得远”的新佩剑,更有了“飞出去”的主心骨。用强军故事开展国防教育,既说“新佩剑”很厉害,又说“主心骨”来自哪。
比如说“歼-20”:红色歼-20,用上“中国心”。歼-20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在新时代练兵备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歼-20振翅东海、南海和台海的壮美航迹,画出了一个强国强军的同心圆。歼-20的奋飞航迹,让中国人的志气更高、骨气更硬、底气更足。
比如说“运-20”:运-20的航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扬全世界。在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中,运-20和歼-20组成空中编队,以“双20”同框来告慰抗美援朝英烈。在抗疫斗争中,运-20跨国运送新冠疫苗;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运-20飞赴巴基斯坦和汤加、阿富汗等国送去希望和友谊。需要之地、需要之时,运-20随时去飞。运-20的航迹,没有最远,只有更远。
比如说“轰-6K”:中远程新型轰炸机轰-6K,在强军进程中飞越了四个海峡: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和台湾海峡。“轰-6K巡航黄岩岛”和“轰-6K巡航台湾岛”战斗英姿,登上强军主题纪念封,在建党百年大型主题展览中展出,宣示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不容侵犯。正如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句格言所讲:口头抗议一千次一万次,不如战略轰炸机翅膀扇动一次!
比如说“航母”:人民海军航母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的发展跨越,已经迈入“三航母时代”。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2019年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舰画出一个同心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比如说“洲际导弹”: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中国火箭军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一发洲际弹道导弹。一瞬间,全世界都安静了。正如中国网民所说:这是时隔44年后,解放军再次向太平洋试射洲际导弹,展现了国威军威。
习近平强军思想,铸就人民军队的“敢”与“能”。近年来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国际维和以及抗击疫情、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亚丁湾护航,备受海内外舆论关注和广大网民点赞。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批设立的8名军事发言人之一,我履职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10年间,为国立言发声、为军画像存史,见证和记录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一系列重大行动。
中俄巡航和警巡东海、战巡南海、砺兵台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砺剑高原、海外投送、抗疫救灾、接迎忠烈,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有到过的区域,书写了彰显民族意志、民族尊严、民族情感的强国强军新答卷,意志较量比军力较量更受关注。以“大国新佩剑+强军新航迹”模式(如“轰-6N+中俄巡航”“轰-6K+战巡南海”“歼-20+砺兵台海”“运-20+接迎忠烈”),讲好彰显意志较量的“十大新航迹”故事,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底气、骨气和志气。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年少时“听妈妈和老师讲过去的战斗故事”记忆犹新,新时代“歼-20、轰-6K巡航台湾岛”这样的战斗故事直抵人心。挖掘新故事、讲好新故事,使宏大主题有具体载体和生动落点,使内容传播和共情传播融合统一,就能使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卢婷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