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高铁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绿皮火车似乎是越来越少了,但是这些逐渐退出市场的火车车厢都去哪了呢?最近有媒体曝出报废火车车厢一节能卖上十几万,火车车厢到底卖给谁了?
一、报废火车车厢一节卖十几万?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近日,阿里资产平台上架了数十辆报废火车单层客车,引发社会关注。其中,一批17辆客车的起拍价为193.5万元,另一批12辆客车起拍价为145.9万元。
以此计算,每辆报废火车单层客车的起拍价为11万元至12万元。
据了解,该批车辆的处置方为沈阳铁道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平再生资源管理所。竞买公告中明确要求,标的物交付前由处置单位对车辆走行部位进行破损处理,买受人不得将车体用于运输生产,不得修复走行部位上线使用,不得境外输出。
来自江苏省江阴市月城镇戴庄村花塘大刘家村的刘卫星,近日在村里开设了一家以火车车厢改造而成的咖啡馆——无非田野咖啡店。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离开三十年后重新回到故乡时,恰逢村里正推进农文旅开发,希望引进“村咖”项目,她便萌生了创办乡村咖啡馆的想法,由于新长铁路紧邻她家,于是她向村里提议引入绿皮火车车厢作为咖啡空间,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村里支持。
刘卫星说,她很早就有将火车融入乡村生活的想法,“新长铁路从村里经过,如果能有一列车厢在这里,整个空间就能被带动起来”。
随着铁路装备技术和基础设施设备升级,报废物资体量日益增大。据中国铁路物资集团不完全统计,全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地方铁路专用线系统,每年约有上万辆机车、货车、客车和上百万吨报废钢轨、废金属等需要报废处置。
二、火车车厢到底卖给谁了?
当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节报废火车车厢竟能卖到十几万,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市场逻辑?这些车厢又究竟流向了哪里呢?
首先,回顾过去,在高铁尚未大规模普及的时期,老式火车车厢退役后,大部分都被拆解,作为废铜烂铁售卖。这是因为在当时,铁路运输的核心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对于退役车厢的再利用缺乏创新思路和多元视角。拆解后的金属材料可以重新回炉,用于制造其他金属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但这种处理方式相对单一,车厢所蕴含的其他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而且,由于当时市场对废旧金属的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也较为透明,所以退役车厢通过拆解售卖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相对有限。
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火车车厢的用途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一方面,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将报废火车车厢改造成主题咖啡店、酒店等特色商业场所。以主题咖啡店为例,将火车车厢内部进行精心装修,保留部分火车原有的元素,如座椅、窗户等,营造出独特的复古氛围。消费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咖啡,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火车旅行的旧时光,这种独特的消费体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消费。同样,将火车车厢改造成酒店客房,也为旅客提供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住宿选择。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火车车厢还被用于艺术装置创作。艺术家们利用火车车厢独特的造型和结构,结合各种艺术手法,将其打造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第三,老式火车车厢之所以能够在这些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其自身独特的机械朋克风格密切相关。机械朋克风格强调机械的美感与力量感,融合了工业时代的粗犷与未来科技的幻想。老式火车车厢那庞大的身躯、坚固的结构、复杂的机械部件以及充满岁月痕迹的外观,无一不散发着独特的机械朋克魅力。这种风格在当今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尤其是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因此,老式火车车厢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很容易被市场所看重,从而拥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
第四,从长期来看,火车车厢无疑具有更多的历史价值,非常值得被市场所看重。每一节火车车厢都承载着一段特定的历史记忆,它们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科技水平、工业制造能力和社会风貌。
这些火车车厢作为历史的实物见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通过合理保护和利用这些报废火车车厢,我们可以打造铁路博物馆、铁路文化主题公园等文化教育场所,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传承铁路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编辑:江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