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盼港 杜林
在罗永浩宣布将征集专业机构检测预制菜,试图将舆论监督升级时,9月11日晚,事件的另一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给出了一个让公众大感意外的回应。他轻松地表示“这是好事儿”,还为整个预制菜行业进行了辩护。
贾国龙说:“我西贝虽然现在不用预制菜,但我一点也不黑预制菜。”他解释称,虽然西贝品牌因此“被黑”,但他仍要客观评价,因为预制菜在食品安全、成本把控和效率上优势明显,是“代表未来的”趋势。他强调,预制菜也分三六九等,不应被一概而论。
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贾国龙给出了两大论据:一是国际趋势,他以日本为例,指出预制菜在当地家庭普及率已超60%,且标准极高;二是国家政策,他直接点明“国家大力发展预制菜,这是国家政策”,认为其具备产业先进性。
回应“西贝贵”:近两年中国餐饮业的“最大冤案”
在正面回击“预制菜”风波后,贾国龙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罗永浩的另一项核心指控——“价格贵”。他在采访中表示,外界普遍认为“西贝贵”是近两年中国餐饮业的“最大冤案”。
“我也是个消费者,咱们凭良心说话,(西贝)真不贵。”贾国龙在透露罗永浩一行五人15道菜品总消费为830元后,发出了上述感慨。
他紧接着向所有质疑者发出了一个邀请:“我可以把西贝的近五年的账,你们随便到我们财务查。因为我们是合规企业,我们账是不怕查的。”
与此同时,为了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值不值”,西贝宣布将从明天起,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贾国龙澄清,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套餐,而是罗永浩点过的菜品列表,消费者可以任意点选。西贝为此提供了两大承诺:第一,“不好吃,不要钱”,顾客可以随时退单;第二,欢迎顾客随时进入后厨,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全过程。
贾国龙称可以公开成本价格,公开工艺
在将“西贝贵”的标签定义为餐饮业“最大冤案”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承认,西贝在过去几年的定价策略中确实存在失误,是导致公众形成“西贝贵”这一刻板印象的部分原因。
“我反思过,在我们前的三四年,我们定价时候确实有一些不够讲策略、不够(有)技巧,”贾国龙坦言,“把一些蔬菜价和一些馒头价确实定高了。”
但贾国龙认为,这已是“过去时”。他表示,公司后来已经意识到问题并“直接就拉低了”相关菜品的价格,但“网上的痕迹还留着”,导致品牌至今仍在为过去的失误背负骂名。他坚称,如今的西贝是在“用很好的原料、很好的工艺”的前提下,进行“克制”的定价,最终的利润“留得特别薄”。
当被问及是否会公开供应商信息时,贾国龙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账本上可以完全公开,我们可以公开供应商,公开(成本)价格,公开工艺。”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