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客户端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李运恒)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会上介绍,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使得中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基础上再提升1岁,达到80岁左右,这对于满足和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新期待,将是一个标志性的工作。
雷海潮表示,根据国际发展的趋势、工作基础和我国综合国力,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使得中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基础上再提升1岁,达到80岁左右,这对于满足和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新期待,将是一个标志性的工作,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成效。“我们分析,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再进一步作出努力和优化。
一是在服务方向上要全面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让群众少得病、更加健康。提倡同时也是这样的行动安排,要求各级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真正把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强化以健康促进为导向的部门协同和高效服务监管,大力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发展家庭医生服务,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宣介,逐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让健康科学知识、科普知识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主动参与者和掌控者。要管理健康方面的危险因素,使得影响身心健康的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等问题得到有效干预和控制,让每一个人获得更加健康的有品质的生活。
二是在服务模式上要突出全链条的贯通,让群众少得重病、及早康复。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作为攻关和突破的重点,健全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复的服务体系,强化多病同防同治,进一步提升健康产出的效率和效果。今后将在预防端进一步强调精准干预,在治疗端强调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协作,在康复端强调接续服务,在管理端强调长期健康随访,让各个环节能够真正连起来、动起来、强起来。同时,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如何看好病、科学看病的愿望,将进一步加强服务流程的再塑、再造,在院内、在医院之间搭建会诊和转诊的工作平台,把看病就诊的专业事情交给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帮助患者科学规范有序便利看病就医。
三是服务体系将更加突出公益性和均衡性,让群众看病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推进医疗、医保和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地市为单位全面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福建三明之所以在保障和促进健康、深化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明显成效,有以下四方面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益性、坚持人民立场的改革理念;二是坚持事不避难、锐意进取的改革作风;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不断迭代升级的改革节奏;四是坚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水平,为群众提供适宜服务、适宜保障,确保可持续性的改革方法。以上四点经验,对于今后五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家都应该认真研究,加以推广。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协同配合,稳定二级医院运行,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以人员和服务下沉基层为重点和导向,大力发展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帮扶协同协作关系,推广和推行巡回医疗、移动医疗和远程诊疗,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附近得到便捷高效、相对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显著进展。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