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四大看点解析
新华社  2小时前

10月24日,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对检察公益诉讼办案领域、原则、职权配置及办案程序等作出规定。

初审亮相的检察公益诉讼法有哪些看点?立法将如何促进检察机关更好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

看点一:明确案件领域和办案原则

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但没有合适的主体提起诉讼替大家维权,怎么办?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公共利益代表”的角色。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自2015年开始试点、2017年正式实施以来,办案领域从最初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逐渐拓展至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据统计,2015年7月至2025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22.4万余件。

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明确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领域,在分项列举现行法律规定的各个办案领域基础上,新增了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国防和军事利益保护等领域,并以“法律规定的其他领域”作为兜底。

“通过专门立法对办案领域进行系统性明确和完善,弥补了此前办案法律依据分散在各单行法的不足,也为以后拓展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预留了空间,不仅有助于更好开展公益诉讼,也可以强化公众对公益诉讼的认识。”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秦天宝说。

草案提出,人民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应当坚持客观公正、依法公开、接受监督;坚持保护优先、注重预防,并且规定“不得干预和替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侵害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主任陈天昊认为,通过立法确保检察机关不缺位也不越位,为开展公益诉讼划定原则和边界,有助于提升办案质效,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看点二:对调查、监督等作出细化规定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合法权益,聚焦安全生产等领域问题乱象……“实践中,依法、客观、全面收集证据、开展调查,对办案质量至关重要。”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梅帅说。

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提出,人民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草案还对调查取证的具体方式、开展检察听证等作出规定,回应办案人员的关切。

在社会公众参与方面,草案明确,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依法向人民检察院提供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线索,监督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草案还明确,人民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

“公众参与和监督是提升公益诉讼质量的重要突破口。”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检察长王勇表示,期待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在丰富完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公众提供线索的法定路径与保障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监督等制度,让检察公益诉讼在阳光下运行,让社会公众成为公益保护的“参与者”。

看点三:将审前实现公益保护作为优先目标

检察公益诉讼实践中,检察机关将审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作为优先目标,2015年7月至2025年9月,共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86.8万余件,回复整改率达98.5%,大多数问题在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前就已得到了解决。

“如何不对簿公堂而解决问题、实现公益保护,考验着办案程序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检察公益诉讼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付玉明说。

对此,草案规定,人民检察院经调查认为行政机关存在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意见。如果行政机关已全面采取整改措施,案件将被终结。如果公共利益仍然受到侵害,检察机关将“当诉则诉”。

从把审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作为优先目标,到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近年来,中国特色检察公益诉讼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付玉明表示,作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分流机制,通过制发检察意见等审前程序安排,体现了对行政优先、适合主体优先原则的尊重,对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公益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看点四:做好公益诉讼“后半篇文章”

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中,如何做好审判和执行的“后半篇文章”,关系着公共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对于审判与执行,草案配置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各方举证责任,明确了执行程序,并且规定了检察公益诉讼中的调解、执行和解等制度。

“在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都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草案具体规定了审判和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有关职责,将在强化司法机关协同、最大程度上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中国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刘艺说。

“公益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在逐步完善草案的过程中,应吸收借鉴更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公众意见建议,让立法与实践需求更好衔接。”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垂坤等受访人士期待,以高质量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为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编辑: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