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十四五”时期,我国投资向优发力,活力不断释放。接下来,一起打开“十四五”对账单,看这五年,有效投资如何激发稳增长动能。
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投资向优发力 投向美好生活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数据显示,过去4年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多年快于整体投资增速。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经过4年多扎实推进,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基础设施构筑经济循环“新支撑”。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到97%。社会民生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过去4年,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有效解决20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支持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覆盖中西部等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
以投资为杠杆,撬动全局;用资本之活水,滋养未来。“两重”和“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潜力,民资入股核电、铁路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五年来,我国投资向优发力,投向美好生活。
记者观察: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
重大工程持续发挥牵引作用
扩大交通投资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抓手。“十四五”前四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3.3%。五年来,我们的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很多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落地竣工的瞬间。
总台央视记者 马佳伦:几年来,一座穿越天山腹地的胜利隧道、一条跨南北疆速度最快的高速公路,正打通天山阻隔,全线建设加速推进。再有两个多月,这条贯穿南北疆的超级工程就将具备通车条件。
2020年初,总投资467亿元、全长319.7公里的乌尉高速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整条高速公路离通车还剩下最后一个控制性工程——地处天山深处的胜利隧道2号竖井。再次来到胜利隧道,总工程师崔华新正从海拔3660米的山顶,垂直向下进入2号竖井施工。
过去5年多,崔华新和无数建设者在这个高海拔、高寒、缺氧、多风的无人区,用3台大直径掘进机凿穿了天山。
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入口端TBM总工程师 鲁泽建:困难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没有退路,一定要把天山贯穿。将近20条隧道,通过桥、通过路基也全部相连了,今年年底完全具备通车条件。
作为超长隧道的特殊安排,22.13公里隧道内共设置了6段“防视觉疲劳”绘画区。这个国庆中秋假期,绘画区正在进行最后的涂装。
总台央视记者 马佳伦:从天山胜利隧道乌鲁木齐端的入口进入,隧道内正在进行着机电、交通设施以及隧道内壁的涂装作业,很快就能具备通车条件。未来如果按照1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来通行,相当于大家翻越天山最快只需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
到今年年底,这个建设工期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工程即将通车。在乌尉高速沿线,盼着新路的人们,也早早开始推进着自己的大工程。建设中的农家乐抢着工期,牧场、工厂也在加紧布局。首次通上高速公路的和静县,刚刚迎来了一家年产4万吨鲜奶的大型乳品企业。
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一头牵动着人们的期待,一头拉动着经济的发展。未来,这条历经5年多修建的南北疆大通道,将改变当地很多个5年。
总台央视记者 马佳伦:500多公里、7个小时,是从库尔勒翻天山抵达乌鲁木齐的路程和时间。很快,南北疆之间翻山通行的历史就将被改写,而库尔勒穿天山抵达乌鲁木齐的时间也将缩短一半以上。
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新疆,而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十四五”前4年,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3.3%。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优势持续凸显。
放眼全国,“6轴7廊8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人享其行、物畅其流,领先全球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邮政快递网,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三餐和四季,也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投资向“新”聚焦 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十四五”时期,我国投资延续规模扩张、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投资活力持续激发,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怎样看待这五年,我国投资的新趋势、新亮点?下一个五年,如何扩大投资空间、提高投资效益?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 魏楚:“十四五”时期国家在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能上,实际上是取得了非常关键的一些成果和进展的。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了8%,这说明在“十四五”时期整个的投资结构向新的赛道聚焦了。第二,实现了投资增长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很多投资投向了什么?投向了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服务、公共卫生。第三,引导了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导了更多的耐心资本,深度参与我们的投资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黄汉权: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不仅大幅改善了全社会物流用能等条件,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对原材料工业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电子信息制造等新兴产业,产生了巨大牵引带动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主动脉更加畅通,毛细血管加快延伸,能源基础设施全面向“绿”转型。
迈向“十五五”,专家表示,从投资领域来看应当锚定新动能,做优增量、盘活存量,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与激活既有资源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投资方式来看,民间资本与政府投资应进一步协同,降低投资门槛,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近期热门视频
作者: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