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中行通过打造覆盖全球、多级备份、数智融合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从跨境支付、金融安全、数字人民币出海等方面入手,为筑牢安全屏障注入金融动能。
四川中行打造跨境支付“动力引擎”。该行以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构建包括人民币在内50多个币种、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直连90个境外本地清算系统的全球一体化跨境支付服务网络。2024年,该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870亿元,保持省内市场第一。
四川中行构建金融稳定“安全底座”。2024年12月,该行获批设立中国银行“全球跨境人民币清算常态化异地备份中心”,与中行上海跨境人民币总部、巴拿马分行等节点形成全球多中心互备。同时,创新建立“1热备+2冷备+多机构互备”三级应急处理模式,统筹45家分支机构实现跨境支付全币种、全渠道、全链条秒级切换。
四川中行开辟数字人民币“跨海新通道”。该行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规划金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发展新路径。2024年1月,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在川内首单破冰;四川中行落地全川首笔数字货币桥交易,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秒到账、低成本、全透明”,加快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步伐,确立人民币在数字新赛道的规则优势和技术优势。
四川中行激活实体经济“跨境血脉”。在护航川企出海方面,该行为承建全球最大乙烯一体化项目大型企业在支付结算上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定制“中银直通车”等结算产品,跨境结算效率由原来的2至5天缩减到1小时内。在服务同业链接全球方面,为成都农商行、四川天府银行等同业提供涵盖10余个币种、链接全球的代理清算服务,大幅提升客户跨境结算效率。经多年耕耘,该行服务的同业数量和代理清算规模常年保持川内第一。在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方面,构建交易直通处理、AI智能翻译等创新服务体系,打造“中银薪汇达”“中银留学生汇款”等普惠型支付产品,让出国务工人员和海外学子体会“中银智汇”系列服务普惠关怀。
“从‘金融通道’升级为‘安全防线’,从‘支付节点’跃升为‘战略备份’。我们正以金融之力、科技之智、西部之锚筑牢自主可控的金融长城。”四川中行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支付基建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人民币国际化浪潮中彰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