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建议落地 唤醒“沉睡空间”
四川政协报  9小时前

  □岳琴

  “以前这桥下除了桥墩啥都没有,现在既能停车又能买山货,太方便了!”近日,S309线峨边彝族自治县亥子坪农产品展示中心暨黑竹沟服务区内,货车司机张师傅看到眼前焕然一新的景象,忍不住连连称赞。

  这片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服务区,如今已成为集基础服务、农产展销、文旅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惠民空间。这不仅填补了隆汉高速黑竹沟站出口及S309线长期缺乏规范服务区的空白,更作为全省首创运营高速公路底层架空空间保护性利用示范工程,为同类区域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峨边方案”。

  这一可喜变化的背后,是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发挥提案作用、助力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

  此前,隆汉高速黑竹沟高架桥下的空间长期处于“沉睡”状态。“每次路过都觉得可惜,这么大一块地荒着,司机、游客想歇脚都没地方。”县政协委员周晓蓉在调研中发现这一民生痛点,随即联合几位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现场实地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与交通、文旅等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详细分析该空间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在价值。

  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讨,一份凝聚着民生期盼的《关于增设黑竹沟高速出口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议》提案最终形成。该提案提出“基础服务+农产展销+文旅体验”三维利用模式,精准破解“沉睡空间”利用难题,为后续改造提供了思路。

  这件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组建专项工作组,协调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四川乐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仅用45天就完成全流程审批,创造了高速公路桥下空间改造的“峨边速度”,让政协提案从纸面建议变为惠及民生的现实行动。

  如今,昔日的闲置空间已实现华丽蝶变:44个停车位依次排列,新能源充电桩随时待命,拥有22个蹲位的卫生间干净整洁,为司乘人员打造温馨舒适的“港湾”;硬化道路与绿化景观相映成趣,熊猫主题彩绘与彝族文化元素巧妙结合,让原本冰冷的混凝土水泥柱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生态画板”;在亥子坪农产品展示中心,老腊肉、乌天麻、竹笋等山货琳琅满目,既方便过往游客购买,又为当地群众增收拓宽渠道。

  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提案为抓手,深耕民生领域,紧盯落实难点,促进更多闲置资源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实载体,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实在地惠及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