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丐帮是不是很穷?江湖门派哪里来的收入?韦小宝到底能不能有这么多老婆?……金庸的江湖世界里,还隐藏着哪些社会史细节?在日前于济南举行的第32届全国书博会上,“中国好书”得主、畅销书作者吴钩携新书《细读金庸——一部严肃的古代社会史》(以下简称《细读金庸》)亮相,数次与读者进行线下、线上活动,分享金庸武侠小说中隐藏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有趣知识。
从“严肃的古代社会史”的角度“细读金庸”,这或许是我们重新进入金庸武侠小说的有趣路径。
了却少年时的武侠情结
吴钩是宋史研究者、知名历史作家,多年来致力于宋代历史研究,主张“重新发现宋朝”“重新阐释传统”,其《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吴钩说宋”系列著作备受欢迎。其中,重点介绍宋朝社会生活的《风雅宋》一书出版之后好评如潮,拿下了含CCTV“2018年中国好书”在内的众多大奖。
一直研究宋代历史的吴钩为什么会突然写起《细读金庸》?这是为了了却少年时的武侠情结。吴钩说,小时候自己生活在广东东部一个落后的小镇,“喜欢读书,但是没书读。小镇上有一家非常小的书店,不卖书,只租书。书店里永远只有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两类书。男孩子们不喜欢言情小说,自然看起了武侠小说。”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古龙的陆小凤系列、楚留香系列、小李飞刀系列,吴钩基本上都读过一遍以上,他是武侠小说的忠诚拥趸。
像所有喜爱武侠的人一样,吴钩也有过梦想自己练成绝世武功的时候,“到读中学的时候,我甚至尝试着写过武侠小说,写好第一章之后给好朋友看,结果好朋友说一点也不吸引人,我就把它锁进抽屉里了。”
探究江湖世界里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知识
金庸的小说很多都有明确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场景,很多人物也都是真实的,但小说毕竟是虚构,书中的人物距离我们的生活仍是十分遥远。在《细读金庸》一书中,吴钩从历史知识的角度,对金庸的小说进行解读,从金庸小说中找出大量细节和片段,将隐藏其中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知识”妙趣横生地写了出来。
比如《倚天屠龙记》的结尾写到张无忌要给妻子赵敏画眉,吴钩就从“张无忌生活的时代画眉到底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出发进行考证,并延伸出古人多姿多彩的眉形等等有趣话题,“为了让画出的眉形更好看,古人常会刮掉原来的眉毛再往上画。我们看徐克拍的《狄仁杰》,对里面的武则天形象一定印象深刻。据说刘嘉玲为了饰演武则天,就是刮掉原来的眉毛后又重新画的眉。”
再比如,金庸笔下常常写到丐帮,那么古代有没有丐帮,丐帮的人到底穷不穷,经过严格考证,吴钩的回答是:“古代有丐帮,宋代就有,只不过丐帮帮主当时叫丐头或者丐首。丐帮里普通的乞丐当然比较穷,要不然他也不去当乞丐,但是丐头就比较富裕,生活得很舒服。丐帮成员要向丐头上交一部分所得,与此同时,如果遇到灾害或者其他变故,丐头也需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吴钩坦言,金庸小说中涉及到的很多有趣细节,都是自己个人特别感兴趣的,“比如杨过断臂之后如何剪指甲这样的问题,听起来也许无聊,但如果从历史知识的角度来考证、延伸,其实很能让人增长见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文献、史料,来说明古人用什么工具剪指甲、用起来是不是方便等等问题。这样的问题,常常被严肃的学者忽略,但读者又非常感兴趣,我就是要来解答这样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历史“冷知识”在《细读金庸》中比比皆是。比如很有意思的“相扑”问题,吴钩说,说起相扑,很多人会以为日本才是相扑的“故乡”,其实在宋代,相扑就是我们的“全民运动”,不仅有男相扑,还有女相扑,甚至有“男女混打”式相扑,《水浒传》里就有“男女混打”式相扑的描述,“宋代瓦舍勾栏每天都有精彩节目上演,这些节目中就包括相扑,另外,为了更多地吸引观众,在正式节目开始前,还会让女相扑手先进行表演”。
还有诸如“江湖人士如何刷牙”这样的问题也很有趣,吴钩表示,其实“唐代就有牙刷的实物证明,宋代,牙刷的形状就和今天的差不多了,牙刷材质有象牙、牛角、竹、木等,毛刷则是用动物毛穿在小孔中。宋代已经有牙膏、牙粉,在杭州甚至已经有牙刷专卖店”。从牙刷延伸到“个人卫生问题”也很有意思,从文献、史料中吴钩发现,宋朝人特别爱洗澡,“有记载说南宋时在杭州有人一天甚至要洗两三次澡”。
一本有关金庸小说的“百科全书”
正是因为涉及到金庸小说中的方方面面,仿佛一本金庸小说的“百科全书”,所以一开始在写这本书时,吴钩定的书名就是《金庸百科》,后来才改成了《细读金庸》。
之所以一开始想叫《金庸百科》,是因为金庸小说中涉及到的内容确实包罗万象,比如看到金庸小说中写到韦小宝有很多老婆,很多人都会想到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态,吴钩表示,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古代实行的是比较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唐律就有重婚罪,规定一个男人不能有两个妻子。古代虽允许纳妾但对纳妾的条件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一个普通男人想要纳妾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大家看很多戏曲中常常会涉及到休妻问题,其实休妻并非易事,必须满足七种情况才能休妻,无故休妻是要触犯刑法的。而宋代女人还有休夫的权利,当然也必须要符合六种情况才能准许女性提出离婚。比如李清照的第二次婚姻,丈夫张汝舟是个渣男,当时规定男方如果触犯刑法,妻子可以提出离婚,李清照发现了丈夫曾经的罪状,告官令张汝舟获刑后成功离婚”。
“细读金庸”加上“广搜文献”,吴钩当然也发现了不少金庸小说中的一些细节错误,比如《射雕英雄传》里写到喝酒吃花生米的细节,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是宋代,但宋代还没有花生,花生要到明代才传入中国。
另外,读武侠小说大家总会觉得太监很厉害,甚至有网友八卦出《葵花宝典》的作者是北宋的童贯或者明代的郑和,吴钩表示这些都不可当真,“事实上太监不要说武功,就是体力也比正常人要差”。
无论故事还是观点,一定要有史料支撑
要在金庸小说中发掘出这么多隐藏的冷知识,而且要写得如此生动有趣,就需要在写作中把握好平衡,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吴钩最早出的书是《隐权力》,从概念到内容、风格都受吴思《潜规则》影响,“那时候读了很多晚明、晚清笔记小说,反映的都是官场的权力斗争,官场中坏的一面。后来随着阅读面的扩展,史料读得越多,越发现中国古代社会很丰富、很复杂。尤其在读宋代的史料时,发现了很多令人惊喜的地方。很多人都觉得宋代积弱积贫,而对其文明成就忽略不计。事实上有宋三百多年,在经济、 文化、政治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此后吴钩就专注于宋代历史研究。不过他也坦言,自己最开始写宋代历史时,其实还带着一点玩票的心态,天马行空多一些,语言上会略显浮夸,后来文风就越来越严肃,坚持用史料说话,所以比起一些“放飞自我”的“网红教授”,吴钩觉得自己反而更严谨一些。
随着写作的深入,吴钩觉得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如今他认定,自己写的故事和观点,“一定要有史料的支撑,而且不是孤证,还要有旁证。与此同时,我也努力在表达上更生动有趣一些,这样对读者来说更友好”。换句话说,“既要规避大学教授写的那些虽然可靠但是相对枯燥的论文式表达,也不能像那些专门写通俗历史的人那样笔下总有不可靠的东西”,“我希望自己的历史表达,既靠谱,又能吸引读者”。
另外吴钩还表示,随着自己对宋代史料研究的愈发深入,他越来越发现文言文的价值,所以常常会在写作中引用文言文原文。虽然在《细读金庸》中,吴钩对文言文内容做出了详尽的解释,期望可以降低阅读门槛,让内容的可读性更强。但他还是建议大家能“下决心攻克文言文”,因为“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都是用文言文写的,有些书喜欢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那样就容易失真,甚至可能走向原文的反面,所以不如自己去阅读和感受。能自如地读懂文言文,会让你觉得打开了一个宝藏”。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