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要读夏天的书 | 阅读日
新黄河  昨天 16:01

新黄河记者:江丹  

在济南,温度比衣柜提早进入夏天。特别是对很多女性读者来说,漂亮的衫裙还没就位,气温就已经直逼40℃。跟衣柜同样有些忙乱的或许还有书架,夏天来了,也该读一些夏天的书。

在社交网络上,热爱分享的年轻人慷慨地晒出了自己的夏日书单,交换这个季节的阅读指南。其中,书名中带着“夏天”“夏日”或者其他类似关键字词的最受关注,比如韩国作家金爱烂的两部小说集《你的夏天还好吗》《外面是夏天》。在金爱烂的故事里,夏天似乎并不凉爽,满怀梦想的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里四处碰壁,但他们没有放弃希望,尽管那很渺茫。

一些网友不约而同分享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这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一部自传式小说。在一个告别的夏天,克林索尔开启了一场盛大的漫游,如小说中所写:“在这些小城小镇间,他们看见了罗马,看见了日本和南太平洋,又用玩闹的手势打破这些幻象;他们的心绪让天上的星辰亮起又熄灭,他们让信号弹在夜夜繁华中升起:世界是肥皂泡,是歌剧,是欢闹的荒唐。”

意大利小说家詹弗兰科·卡利加里奇的《虚掷的夏日》也出现在网友的夏日书单里。这部小说写了一种年轻人熟悉的夏天城市生活,有灯光,有爱,也有永远无法消解的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我们八月见》成为网友的一个夏日约定。有些时候,“约定”是一种浪漫的期许,读想读的书,见想见的人,可有些时候,“约定”是一种未知的摇摆,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正如书中所言,爱的时候不必撒谎,在确定的当下做确定的事情。

在文学的世界里,许多重要的事情正是在夏天发生的。日本作家太宰治在30岁那年的初夏,第一次下定决心专心致志地从事写作。“我在出租公寓一间没有像样家具的四铺席半房间里拼命写作。公寓提供的晚饭饭桶里若有剩余,我就把这些悄悄做成饭团,以备工作到深夜肚子饿时食用。这次我不是将这部作品作为遗书来书写,而是为活下去而创作。”他在《新哈姆雷特》中如是写道。

海明威的生命结束于1961年的夏天,他用一支霰弹枪结束了一切,而在《亲爱的老爸——海明威父子家书》中,这位作家告诉他的孩子们:“每周写作四天,打猎三天。爱你们每一天。”

海明威在给孩子的信中说,遗忘之前,他渴望在清晨抬头望见乞力马扎罗山上一朵自由飘荡的云。其实,许多人会选择在夏天去看远方的风景,而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会是这个夏天出行计划里的一部分。李娟在她的散文中展示了一种自由的旷野人生,以及坦荡的精神自洽。一路向北,人们乘风高歌,追寻阿勒泰的山林、草原,奔向诗和远方。

刘子超的《沿着季风的方向》,也是一本不错的夏日旅途读物。形色各异的人与事,帮助旅行者重新确立自我的存在,“我”是“我”,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是旁观者,也是局内人。

《长夏记》也关乎自我探索。作者宽宽在书中告诉大家要诚实地面对自我,不要装模作样,不要假装没有的热情,“我们好好地走自己的路,实现各自的价值,长成两棵树,互相不攀附不缠绕,就像那首《致橡树》。”

剪辑:江丹  编辑:徐征  校对:高新  

相关推荐

文学有什么用?

2025-05-21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