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徐敏
东野圭吾的新作《架空犯》开头第一段就冰冷而尖锐:“灰色的天空中浮现直升机的黑影,从那里究竟要拍摄怎样的影像?有多少观众想看这种东西?不过肯定还是有需求的吧,他人的不幸永远可以用来牟利。”
故事一开始,就是熟悉的东野圭吾冷峻而简洁的风格,并且快速进入小说正题。东京都一栋高级住宅发生火灾,东京都议会议员藤堂康幸和妻子江利子双双殒命。而一些细微线索的寻获,让这起案件的定性由最初的自杀转为谋杀,警视厅搜查一课的巡查部长五代努与辖区的刑警山尾阳介奉命组队侦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五代和山尾发现,藤堂夫妻生前的关系似乎没那么简单,案件的疑点接踵而来,每一个人都无法洗脱嫌疑……
很多读者认为,一部优质的悬疑小说应该具备“让读者猜不出凶手是谁”的特质。而为了“迷惑”读者,作家会铺展开比较复杂的情节,但是又要合理释放凶手之所以是凶手的线索。这些情节还需要读者在回味时能经得起推敲,所有铺展开的情节能够自圆其说。对于编织故事的作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讲述本身就复杂、涉及人物众多、时间线很长的故事。
东野圭吾总是像一个极好的裁缝,他会把制作华服的所需布料一件一件摆在桌面上,随后在制作过程中将其中的两片、三片慢慢拼接而起,而最后这些看似散碎的布料竟然齐齐整整地组成了这件华服。就像是这个故事,藤堂夫妻在火灾中殒命是小说的核心,随后调查刑警五代顺着两人的社会关系,将小说的枝蔓延伸到其女儿女婿、秘书、旧友,甚至四十年前的恋人、朋友。五代从每个人那里获取的破案的线索起初看起来都与案情毫不相关,就在作家纷繁而细腻精巧的构思中,最终有序而合理地收拢了这个故事。
相比于《架空犯》精密的结构设计,更值得探讨的是小说呈现的家庭伦理关系。这个谋杀案的大致结论是,杀害江利子的正是她的亲生女儿——江利子在非常年轻时肆意任性后生下的女儿美咲,那时她只是一名高中毕业生。这名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和福利院的女儿逐渐揭开自己身世的秘密,又看到母亲对同母异父的妹妹无比关爱,最终在情绪失控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而美咲的亲生父亲,就是案件的另一名调查警官山尾。当这桩案件的溯源延伸至四十年前,牵连出更多令人唏嘘的人性的善恶。
“当时光无法带走痛楚,人性便会在这道伤口里,滋生出畸形的恶。”美咲这个人物,虽然在小说中是杀母凶手,却让人无法对她生出太大的恨意。如她自己成年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起点就是扭曲的,而扭曲她的,正是眼前此刻这个人(母亲)。”此后她的人生跌跌撞撞,又经历了失败的婚姻,独自养育着一个叛逆的女儿。连她自己也想不明白,人生的风向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她嫉妒同母异父的妹妹的幸福,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排遣这份命运带来的焦灼。
当最重要的这个谜底揭晓时,连办案民警五代的情绪都是十分复杂的。“看到美咲脸色苍白,五代心头涌起绝望感。”他也深知,就是不可抗拒的命运,是母亲四十年前的青春的狂欢,造就了今日的结局。对于死者江利子来说,命运的刀刃就藏在青春的狂欢里,刺向别人,也伤及自己。这让读者想到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的名句: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当然,作家的本意并不是理解甚至原谅美咲的杀母行为,而是通过这个抽丝剥茧的故事让读者意识到,人性呈现出复杂的多面善、恶以及灰色的一面。当我们去评价一个人时,不妨去寻找一下“他之所以成为他”的深层原因。如此,才能更理解一个人和他的命运。
一部优秀的悬疑小说首先要讲一个好看的故事,如果除了这个故事之外,还能带给我们关于故事中的人的命运流转的思考,就是更大的收获了。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