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2025年7月4日晚,一场名为“探寻天气的秘密——《天气的秘密》《气候》读者分享会”的读书活动在苏州慢书房举行,南京市科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理科实验中心研究员、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陈晨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与读者分享了《天气的秘密》和《气候》两本书中的精彩内容,带领现场读者穿越阴晴雨雪,揭开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密码,共同探讨人类与气候的未来。
《天气的秘密》《气候》均为译林出版社近年推出的科普博物佳作。《天气的秘密》曾获得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第十二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佳作奖,在本书中,“自然界的福尔摩斯”、资深探险家特里斯坦·古利融合丰富的自然观察经验和生动的科学插图,细致解读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结合60余幅精美插图,展现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缤纷世界,鼓励读者探寻身边的自然线索。《气候》由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系统科学教授马克·马斯林撰写,他考察了与全球气候系统相关的诸多议题,探究并解释了控制着地球气候的不同因素,介绍了人类目前面临的干旱、热浪、洪水等极端气候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可以采取的有效举措。
活动现场,陈晨以“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这一话题开场,聚焦温度、水,以及天气与动植物的关系,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天气科普。他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气候演变谈起,向读者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论是关于天气的民间谚语,还是小学语文课文里描绘的云彩或大气现象,他都信手拈来,幽默生动的讲述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陈晨强调,天气不仅是科学,更是生活、文化和生态的核心。陈晨分别用“冷热之间的世界密码”和“天气舞台上的百变精灵”来比喻温度和水这两大影响天气的关键要素,详细解读了温度在大气运动中的重要驱动作用,向读者科普了水循环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并结合近期的强降水和高温天气,引导读者思考天气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据陈晨介绍,应对特定的天气,动植物会采用不同的生存策略,而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将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他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家园做出努力。
据悉,《天气的秘密》和《气候》分别为译林出版社自然博物出版品牌“天际线”和科普通识出版品牌“牛津通识读本”的作品。“天际线”于2018年创立,已出版包括《云彩收集者手册》《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星座的故事:起源与神话》等28种优秀科普图书,荣获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图书馆等颁发的多种年度好书奖项。“牛津通识读本”丛书由译林出版社自2008年起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目前中文版已出150余种,广泛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得到国内各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的作序推荐。
编辑:徐敏 通讯员:徐琼玉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