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泉水去》:愿你像泉水般清澈而自由 | 假日读好书
新黄河  2天前 08:08

新黄河记者:徐敏  

十几年前,作家桑格格以一部记录女孩成长故事的小说《小时候》收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多年后,桑格格看人、看世界的视角更加通透和清亮。在她眼中,泉水作为自然之水蒸腾往返于天地,盘旋蜿蜒于山谷。人间也有这样的汇聚:一个一个真的人。写下这些人和事,就是找到泉水,桑格格完成了散文集《打泉水去》一书。

在《打泉水去》一书中,桑格格回归文学最本真的面貌,以“泉水”为意象,勾勒出她生命中遭遇的最有趣之人和事。在桑格格眼中,泉水不只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心的隐喻——清澈、流动、汇聚、生长。她以身边一个一个真的人为源泉,记录下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却极具生命力的故事。

桑格格去每个地方,见每个人,都绝不浪费,要写出来。她以个人真实生活为主题,用生活化的写法,去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情,所有细小的人和事都可以写出窝心的温情来。她笔下的小柳、老白、杨义飞、晶晶、桑国权等,有趣真诚,不欺真心,更以本来面目与世界相见相处。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在世俗又悬浮的生活里,找回生命里最珍贵的童真与妙趣。

比如,桑格格写邻居小柳:“我闭上眼睛依然可以感受到小柳在旁边散发的气息。她在静静地听自然的声音,而且仅仅这件事就让她很满足。在虚空中,一团红红的光笼罩着天地。车流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隆隆的;近处是鸟叫和虫鸣,前后都有。还有风声,树叶落在脚边。”

有评论家说,这些小人物的书写,又一次证明了桑格格式的天真、有趣依然可以穿行于成人的复杂世界。她有那么一种魔力,凡经她之手写出的“人物”,都是天然的,自然的,呈现出一种久违了的孩子气。

《打泉水去》不仅是一次对“人”的书写,更是一场对“自我”的回望与确认。桑格格以标志性的原生态文字,把成长和人生哲理隐藏在看似直白有趣的文字后面,通过行走、和人的交往来慢慢体现。她用这本书告诉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依然可以像泉水一样,清澈而自由地流淌。

编辑:钱欢青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