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孙镇镇
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提及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侯晓”这个名字总是与专业、温暖、创新紧密相连。作为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她用近二十年的从医路,书写着对女性健康事业的执着与坚守,成为无数女性生命旅程中的“健康灯塔”。
从“师承”到“创新”:中西医融合的康复探索者
“既要扎根传统医学的沃土,也要紧跟现代康复的步伐。”这是侯晓从医的初心,也是她不断突破的方向。
侯晓师从山东省名中医叶青教授、郭瑞华教授,潜心钻研齐鲁医派学术精髓,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础。她并未止步于传承,而是主动拥抱现代医学理念,开创性地将中西医融合应用于临床——用中医“整体观”调理身体机能,以现代康复“精准化”技术解决盆底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模式。
这份探索与深耕,让侯晓收获了沉甸甸的成果。她先后获得 “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济南市十佳医师”“济南市卫生系统杰出青年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研多项省部级课题,参与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研成果荣获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20余篇SCI及核心期刊论文,7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落地转化,为女性康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科室”到“标杆”:搭建全链条健康服务平台
“让更多女性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这是侯晓对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中心发展的定位,也是她持续奋斗的目标。
2010年,科室成为全省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心,自此开启了跨越式发展之路。2013年,“山东省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办公室”项目落户医院,2014年高标准通过国家级质量控制中心评审,2017年获评国家级“先进集体”,2021年入选医院首批特色专科团队,2022年成为全国首批“中法WAFF孕产康复培训中心”,2023年挂牌“欧洲生物反馈协会(BFE)培训中心”及“齐鲁医派郑氏妇科温补流派传承科室”,同年成为全国首批“人工流产术后生育力保护项目合作医院”,2025年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确定的首批盆底保健门诊建设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于一体的标杆专科。
为了让服务更贴近需求,科室还实现了南、北、玉函三院区一体化管理,从单一诊疗延伸到全周期健康守护,让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能便捷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服务。
从“盆底”到“全周期”:重构女性健康管理新认知
“很多人以为盆底康复只和产后相关,其实女性每个阶段都需要关注。”早在行业萌芽期,侯晓就打破了这种局限认知。
她率先提出“女性全周期整体康复”理念,将健康服务从产后拓展至青春、育龄、围绝经、老年全阶段。推动科室从单一盆底疾病诊治,扩展为集预防、评估、治疗、康复与随访为一体的综合康复平台。如今,她正牵头推进四大专项行动,“青春健康启航计划”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意识;“孕产期全程护航行动”守护母婴安全;“围绝经综合干预”缓解更年期盆底疾病的困扰;“老年功能主动健康”提升老年女性生活质量。
“我们要从‘治病’转向‘防病’,从‘一次性治疗’转向‘长期管理’。”侯晓表示,要强化“早筛查、早干预、长期管理”的一体化路径,积极引入智能健康档案、远程康复指导、中西医结合技术包等创新手段,努力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提供连续、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从“医者”到“科普者”:让健康理念走进千万家
“治好一位患者是责任,让千万女性懂得自我健康管理,才是更大的价值。”侯晓深知,健康意识的觉醒比治疗更重要。
2017年,科室牵头成立国内首个省级盆底健康科普讲师团后,她带领团队走进社区、学校、企业,通过公益讲座、免费筛查、新媒体科普等形式,将专业的健康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送到广大女性身边。多年来,讲师团的足迹遍布山东各地,累计服务超万人次,帮助无数女性树立了“自主健康”的理念。
从最初每月二十余人就诊,到如今年门诊诊疗量超十四万人次,侯晓见证了盆底康复事业从默默无闻到广受认可的蜕变。“我们不仅是技术的提供者,更应是健康的守护者与陪伴者。”侯晓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团队,以科技为翼、以人文为核,为构建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不懈努力,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健康、自信地绽放光芒。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