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干饭不踩雷,“肠胃守护攻略”请码住
新黄河  昨天 14:33

新黄河记者:苏珊  

伴随着开学钟声,校园食堂、家里餐桌同步开启,“双线投喂模式”重新上线。咱们给孩子准备营养餐的同时,可得给“干饭之旅”加层“防护Buff”,毕竟九月份各类病菌正处于“活跃期”,稍不注意就可能让孩子从“干饭小能手”秒变“肠胃小可怜”!这份防“病从口入”攻略请收好,警惕这些常见致病菌。

1.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蛋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家禽污染主要为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沙门氏菌对热敏感,加热至60℃持续15~30分钟即可杀灭。

2.副溶血性弧菌

鱼类、贝壳等海产品易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该菌嗜盐畏酸,不耐高温,在90℃加热1分钟或56℃加热5分钟即可杀灭。

3.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污染肉与肉制品、奶类及其制品,如奶油蛋糕、冰淇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不耐高温,但会产生肠毒素,这种毒素非常耐热,即使将食物彻底煮沸,也很难完全消除其毒性。

4.蜡样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及其毒素污染常见于米面制品,其芽孢极其顽强,对热、干燥、辐射和化学消毒剂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00°C加热20分钟才能将其杀灭。

预防食源性疾病,烹饪大关要把好

1.原料关:遵循安全原则

▶通过看外表、闻气味、触摸食物质感等方式挑选新鲜卫生的食材,防止购进可能被致病性微生物和化学物污染,以及过期、变质的食品及原料。

2.加工关:保持厨房清洁卫生

▶厨房冰箱、厨具以及餐盘、筷勺等要清洗干净,最好定期消毒,保持厨房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生熟要分开,接触生熟食品的刀具案板,不要混用,应分开使用、存放、标识清晰。

▶烹饪时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禽、蛋和水产品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饮用水要烧开后再饮用。

3.冷藏关:给食物加道“保鲜锁”

▶一次制作的量不要过大,以24小时内吃完为佳,最长不要超过48小时,做好的成品要及时冷藏保存,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充分加热,烧熟煮透。

家长们要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呢?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彻底洗净;杜绝浪费。

▶注意营养均衡,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

▶到正规商店购买食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尤其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不买“三无”食品,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街头食品等。

编辑:俞丹  通讯员:赵孟源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