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5.5元,流感疫苗再现“地板价”,内卷之下企业出路在哪?| 大鱼财经
新黄河  8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苏冉  

近日,一则“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格跌破6元大关”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9月1日,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官网发布的2025年流感疫苗招标采购项目(免疫)中标公告显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346.5万元中标63万支三价流感疫苗,单价5.5元。此外,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630万元中标105万支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单价6元。

事实上,去年以来,国内疫苗市场竞争激烈,无论是HPV疫苗还是流感疫苗均陷入内卷“价格战”之中,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更是进一步承压。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龙头企业万泰生物上市后首现半年度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1.44亿元;华兰疫苗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7.71%。 面对国内市场增量放缓,民众接种意愿下降等现实影响,国产疫苗企业出路在哪?

三价流感疫苗价格一路下跌,国产HPV疫苗降价至一杯奶茶钱

今年以来,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格屡创新低。

5月13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该市在校中小学生流感疫苗免费接种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该公告显示,复星雅立峰中标三价流感疫苗(0.5ml),中标价为8元/支,数量共计160万支。同时,另外两家候选中标供应商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报价分别为8.35元/支、8.8元/支,全都下探到9元以下。

6月13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一则公告,公布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群体性预防接种流感疫苗(省级)中标(成交)结果。根据公告,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分别以6元/支、6元/支、8.8元/支的单价中标。其中,6元/支的价格当时已经刷新历史新低。

然而,两个多月后,这一低价纪录再次被打破。9月1日,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发布的公告显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346.5万元中标63万支三价流感疫苗,5.5元/支的报价已经创造了公费流感疫苗中标价的新低。

事实上,在2024年5月前,国内流感疫苗依旧保持着相对较高的价格。四价流感疫苗的价格为128元/支,而三价流感疫苗的价格则在60元左右。

去年5月,江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打响四价流感疫苗价格战的“第一枪”,中标价格从原先的128元/支降低到了88元/支。随后,国产三价流感疫苗的中标价格也同步出现大幅降低。2024年9月,在浙江省的三价流感疫苗采购中,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中标价为9.4元/支。

不仅是流感疫苗,去年8月5日,国产HPV疫苗降价至一杯奶茶钱的话题登上热搜。彼时,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的采购成交公告中,沃森生物旗下玉溪泽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27.5元/支的价格中标,相较于上市初期每支300多元的售价,仅两年时间降价约90%。

对此,业内表示,国内二价疫苗接种率快速提升,叠加政府集采降价,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九价疫苗“向下兼容”覆盖更广泛人群,直接分流了二价疫苗的潜在需求。与此同时,多家疫苗企业通过“赠苗”“补贴”等变相降价手段争夺市场份额,使得二价疫苗市场陷入价格内卷,“地板价”中标新闻屡见不鲜。

多家行业龙头官宣亏损,出海能否“扳回一局”?

在残酷的内卷“价格战”刺激下,国内疫苗企业业绩普遍承压。

今年上半年,A股疫苗板块公司业绩惨淡,以沃森生物、万泰生物、智飞生物为代表的多家疫苗企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下滑,其中,万泰生物的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155%,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业绩亏损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财报显示,曾凭借首款国产二价HPV疫苗“馨可宁”缔造业绩神话的万泰生物,今年上半年,公司疫苗板块收入同比回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1.77%。此外,盈利能力指标全面恶化,净利率由19.30%跌至-17.25%,毛利率从73.17%下滑至60.35%,净资产收益率(加权)为-1.18%。

竞争对手方面,2025年上半年,默沙东九价疫苗国内代理商智飞生物营收同比下降73.06%,归母净利润亏损5.97亿元,其中九价疫苗批签发量同比骤降76.8%;华兰疫苗上半年实现营收5996.18万元,同比增长68.77%,归母净利润2079.72万元,同比减少17.71%。

百克生物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仅2.85亿元,同比下滑53.93%;归母净利润为-7357.3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153.47%。影响业绩的主要原因,是带状疱疹疫苗销售不及预期。

专家表示,当前,国内疫苗行业面临多方面挑战,HPV疫苗、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款非免疫规划疫苗批签发批次同比下降,部分产品批签发的批次下降超过50%。

百克生物在财报中直言,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儿童疫苗市场容量下降;传统疫苗领域,参与企业同类产品陆续增多、同质化趋势加重,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纳入地方免疫规划的疫苗中标价格大幅下调。另外,受疫苗犹豫、消费意愿等因素影响,非免疫规划疫苗特别是成人疫苗的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不足,市场空间萎缩,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增加。

疾控中心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9-45岁女性HPV疫苗首针覆盖率为27.43%,与欧美国家67%渗透率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对于适龄女性而言,其接种需求已从“有无”转向“价次选择”,二价疫苗因覆盖型别少、接种年龄优势消失,已成为政府采购的低价标品,这也导致包括沃森生物等在内的国内疫苗巨头已经卷无可卷。

面对疫苗产品价格下跌叠加市场需求下滑,企业出路在哪?

事实上,在国内市场增量趋缓下,多家疫苗厂商瞄准海外市场。近些年,我国疫苗企业通过出口疫苗成品和提供本地化生产支持等合作方式,快速切入东南亚、南亚等目标国家免疫规划及自费市场。

以沃森生物为例,去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5.7亿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3.76亿元,技术服务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约98%。有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等新兴国家创新疫苗持续商业化及市场增长的驱动下,预计2032年全球人用疫苗市场将达到862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8%。

海通国际证券认为,中国疫苗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在以中等收入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将具备更强竞争力。国内方面,如何在需求侧提升公众接种意识将是行业面临的一大待解课题。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